不论是对台军售还是移师关岛,美军的目的,都是妄图在台海地区,对解放军形成压倒性的战略优势,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美军却不过是虚张声势。



1、斥资一万亿,全力追赶中国

据环球网消息,在全球海洋局势瞬息万的背景下,美国海军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如何缩小与中国海军日益扩大的规模差距。为此,美国海军计划耗费1万亿美元,在未来30年内将其舰队规模增加至381艘。但这个宏伟的造舰计划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还面临着一系列复杂问题,令美国海军陷入泥潭。

每年400亿美元的造舰预算,这个数字看似庞大,却无法解决美国海军的根本问题——老旧舰艇的迅速退役以及新服役舰船的迟缓增长。

据统计,美国海军现有295艘主力舰艇,而到2027年这个数字将降至283艘。一方面,美国现役舰艇逐渐老化,退役速度远超过新舰服役速度;另一方面,面对中国海军的快速壮大,美国海军的焦虑日渐加剧。



2、应对全球威胁?还是无奈之举?

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显示,中国海军舰艇数量已从2023年的340艘激增至2024年的近380艘,并且这一增长势头仍未放缓。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美国的应对策略不免让人质疑:这究竟是一场必要的防御准备,还是一场盲目的军备竞赛?

如若仅仅是资金的问题,美国海军或许还能找到一丝希望。然而,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国会预算办公室透露,到2054年,美国海军的总预算将高达3400亿美元,比当前多出三分之一。问题是,即便拨款数额超出20%到30%,造船业的僵局仍然未解。

美国造船业问题重重,其成本不断攀升,同时还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导致部分舰艇建造严重滞后。例如,“星座”级护卫舰和“福特”级航母等新型舰艇的交付时间均较预期延迟。美国造船业长期分析师埃里克·拉布斯感慨道,美国正处于海军造船业最糟糕的四分之一世纪。



3、一场公开的择优游戏?

在国会面前压低预算需求,以获得造舰计划的批准,再以资金不足为由追加拨款,这已成为美国海军惯用的伎俩。即便如此,每年拨款额仍不足以支撑庞大的造舰需求。自2015年以来,尽管国会每年批准的造船拨款都比海军建议的多出25亿美元,但仍然无济于事。

能够确定的是,美国海军当前的困境无法仅凭金钱解决。熟练工人的匮乏、造船厂生产力的低下,以及现有舰艇的老化程度,这些都是美国海军亟待解决的挑战。在全球威胁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美国舰队在双重压力下苦苦挣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舰艇的现代化建设上展现出极高的效率。中国海军依托国内高效的工业体系,成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无疑对美国构成了重大挑战。然而,这种对比在提醒我们另一种可能性:中国近年来在国防建设上的迅速崛起反映了其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优势。而对美国来说,这将是挥之不去的梦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