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就迎来了39岁的人生。
新的一年之初,很多人都在列各种自律清单。
洋洋洒洒写了几十条,看得我心惊肉跳,这真的可实行吗?
做不到的自律清单,很容易就会变成废纸一张。
所以,很多年前开始,我就不再写自律清单了。
我更喜欢去思考和实践如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我们把时间用好了,自然就能收获想要的。
比如说——
我们把时间更多地用来做能够带来长久快乐的事情,那么我们的生活自然不缺少快乐。
如果我们把时间都用来多多的开源,我们也会相应的收获更高的收入。
用好时间,才是我们更应该去思考的课题。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我的时间管理方法。
1)增加可用时间的方法之一,减少花在屏幕上的时间。
我们可以像记账一样记录一下每天的时间花销。
建议至少记录一个星期,你很快就会知道自己的时间都用在哪里了。
你可能会像曾经的我和我的朋友一样惊觉,害,原来我们花在屏幕上的时间居然这么多。
《时间贫困》的作者说:使用手机刷各种社交媒体等会从主观和客观上加剧“时间贫困”。
那么反过来,减少花在屏幕上的时间,我们不仅不用去羡慕别人多(精)姿(心)多(编)彩(织)的生活,我们还能真正拥有更多时间。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天从屏幕上节约半个小时,一周下来就能多出好几个小时可利用。
那些你喊着没时间做的事情,就都可以安排起来了。
2)在有限的时间里,优先安排重要的活动!
我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刷手机,这恐怕有点难做到。
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把刷手机当成最后的奖励。
先把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做完,如有余闲再刷手机。
这样的话,不仅刷起手机来没有负罪感,该做的事情也都做了。
我非常不建议反过来操作哈,就是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做,我们却先刷起了手机。
这样很容易就会走入细沙陷阱。
我想大家都听过这样的故事——
一个空罐子如何才能装入更多的东西?
最好的顺序应该是先放入大石子(代表重要的事情),然后放入小石子(次要的事情),再然后放入细沙(无关紧要的事情)。
那如果反过来操作呢,我们先放入细沙,是不是就没办法再放各种大小石子了?
这就叫细沙陷阱。
刷手机就是最大的细沙陷阱。
如果我们还没干其他重要的事情就先刷手机,你会发现一天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们却什么都还没有开始做。
所以,我每天醒来,都花几分钟在大脑里确认一下今天重要的事情有哪些。
在做完这些重要的事情之前,我会尽量远离手机。
3)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很重要,你是可以为它挤出时间的。
经常听身边的人说,我没有时间运动,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早睡。
也许我们真的不是没有时间做这件事或那件事,而是我们没有很重视它。
《时间贫困》的作者也曾觉得自己没时间跑步。
后来,她把起床的时间提早了30分钟,没有牺牲很多睡眠时间,又保证把运动这件重要的事纳进了时间表。
这也是我在用的方法。
运动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愿意为它早起半个小时,哪怕是寒冷的冬天。
早睡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玩手机、追剧、不必要的应酬,都可以靠边站。
总之,如果你觉得一件事情很重要,你是可以为它挤出时间的。
4)花钱买更多的时间,而不是花钱买更多的物品。
后者不仅会掏空你的钱包,还会吞噬你的时间,打乱你的空间。
如果一定要花钱的话,我更倾向于选择前者。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花钱换时间,是可以提升幸福感的。
曾有人说,我以为你会选择自己动手打扫,没想到你会买扫地机器人。
花1000元,就能买到约5年扫地拖地的时间,我觉得很值啊。
5)把一些不重要的任务转移给他人。
如果在工作上,你处于管理的岗位,可以适当把一些基础的任务转移给其他人去做。
回归家庭也是一样的,可以把家务活,分摊给另一半。
不要因为担心别人做不好,就凡事都亲力亲为。
有时候也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像我家先生做家务,可能会忽略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
但他只能做到70分,我就不会去说他,不会去打击他的积极性。
这样,我的时间也就变多了,而我也可以有时间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而他家务做得多了,也会越做越好的。
6)用捆绑的方式,最大化地利用时间。
比如说,一边做家务,一边听播客或者听书。
我就经常一边做饭,一边听播客;一边跑步,一边听书。
对于那些抽不出时间来运动的朋友,我会建议利用上下班的时间。
公司离家近的,可以骑单车上下班。
不方便骑车的,那就提前一两个站下车,走路回家或者走路去公司。
走路,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纵横四海》的主播就通过走路让自己身材变好了呢。
以上就是我使用时间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