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乔 栋
原标题:守高原站点 测气象数据
可可西里无人区边缘、长江源头沱沱河畔,青海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春节期间,镇上的沱沱河气象站清晨已灯火通明。
室外温度直逼零下30摄氏度,工作人员陈丽雯和汪洪斗准备开始当天的“放飞”工作。充好氢气球后,陈丽雯左手扯线,右手托举着直径近2米的气球,迈着大步在发射场周围完成准备工作。
不一会儿,对讲机传来声音:“数据已测试好,可以升空。”汪洪斗大喊,“3,2,1,放!”
7点15分,氢气球消失在空中。陈丽雯长舒一口气,“气象气球能够飞到2万米的高空。随后的1个多小时里,系统将不断收到气球传回的数据。”
沱沱河气象站是国家气象站网中重要的测报研究站、全球资料交换站。“刚才开展的是高空探测,每天放球两次,为气象预报提供决策辅助。”沱沱河气象站站长苗培林介绍。
科技也在悄然改变着这里。“去年我们还铺设了3个无人值守站,总数已达12个,进一步提升了数据准确性。”汪洪斗说。
沱沱河气象站有9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27岁。站内唯一的女同志陈丽雯也已在这工作3个年头。“前年,站里专门修建了制氧房,配备了图书室,条件比过去好多了。”陈丽雯说。
上午9点多,数据接收完毕。短暂歇息后,汪洪斗又和同事们一起出去检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