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作为武器首次出现在索姆河战场,这些慢吞吞的铁王八抵挡住了德军的子弹撕开了防线,在给德军以巨大震撼后德国也找到了应对办法,在K型穿甲子弹以及反坦克步枪登场前德国士兵往往会用集束手榴弹来炸毁坦克,这是最早的单兵反坦克手榴弹。
英国坦克给予德军难以言喻的震惊
集束手榴弹是一种应急办法但效果很好,到了二战集束手雷依然广泛用于各个战场。
一战时期的德国集束手榴弹
中国
抗战时期的中国士兵在面对日军坦克及装甲车辆时会把巩式手榴弹集中到一起,由于日军坦克比士兵金贵所以坦克附近都有士兵掩护,为了接近日军坦克及装甲车中国抗战士兵不得不以自杀的方式进攻。
抗战时期中国士兵不得不冒着牺牲的风险击毁日军坦克
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坦克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都属于是列强垫底的存在,在诺门坎战役期间日军就发现自己的九七式反坦克步枪过于笨重并不适合作为单兵反坦克武器,但眼下拿不出什么替代只能选择单兵反坦克手榴弹。
诺门坎战役中被苏联缴获的日本九七式反坦克步枪,其实按20毫米口径划分应该算炮
九九式单兵反坦克手榴弹,外观上类似于乌龟;九九式单兵反坦克手榴弹的本体是一个直径120毫米,厚38毫米的圆柱体结构,全重965克,外层为金属内含680克TNT+黑索金混合物;操作时需要士兵将手榴弹的引信在硬物上磕一下然后吸附在坦克装甲薄弱处,引信时间为8~10秒;需要注意的是该型反坦克手榴弹不具备抛掷能力,另外其磁铁可以将两个手榴弹贴在一起使用(两枚穿深30毫米,单枚13毫米),磁铁上标注有“S”“N”用于区分。
九九式反坦克手榴弹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是日军二战性能最好的一款,外观上该型手榴弹呈三角烧瓶,全长173毫米,直径110毫米;外层用麻绳包裹,尾部有一圈麻绳可以在使用时拽在手里像扔链球一样投掷出去,内含853克TNT+黑索金混合炸药;手榴弹碰撞后随着撞击产生的惯性击针会压缩隔离簧并打击火帽;该型反坦克手榴弹和九九式不同的是采用了碰炸引信以及空心装药技术,穿深达到70毫米;由于对碰撞角度有要求所以该型反坦克手榴弹需要熟练使用的士兵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
三式反坦克手榴弹
德国
德国使用集束手榴弹对付坦克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依然在使用集束手榴弹,但要使用这种武器需要士兵非常贴近坦克才可以,而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都足以杀死投掷的士兵。
二战德国依然使用集束手榴弹对付坦克
德国和日本在第一款专用反坦克手榴弹上的想法很一致都采用了磁性,但德国人却更早选择了空心装药技术,第一款PzHM 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就此诞生了。
HHL-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PzHM 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外形酷似酒瓶,底部装有强性磁铁;使用时士兵将手榴弹吸附在坦克装甲上,拔掉顶部保险后迅速躲开;实战中该型号反坦克手榴弹暴露出磁性不足(坦克颠簸几下就会脱落)以及威力不足的问题。
PzHM 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HHL-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是PzHM 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的改进型号,外形上酷似漏斗,底部装有三块强性磁铁,引信时间为7秒;内含890克炸药可以击穿140毫米装甲;该型是德国磁铁反坦克手榴弹的巅峰,和PzHM 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总产量达到55万枚,到了战争结束还有6万枚的库存。
HHL-3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有意思的是德国觉得磁性反坦克手榴弹好用就害怕盟军学了去,为了防止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德国坦克在装甲上都做了防磁处理,结过到战后盟军都没有拿出磁性反坦克手榴弹。
虎王坦克外层做了防磁处理
德国在使用磁性反坦克手榴弹时发现士兵需要非常贴近坦克才可以,可以说不希望浪费士兵生命德国开发出了碰炸引信的反坦克手榴弹,即PWM反坦克手榴弹。
PWM反坦克手榴弹
PWM反坦克手榴弹外形上类似于沙锤,战斗部后面有一截木柄,全长533毫米,直径110毫米,全重1360克,内含520克TNT+黑索金混合炸药,穿深100毫米;该型号反坦克手榴弹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个可以折叠的飞翼用于控制飞行轨迹;飞翼平时收拢用安全帽固定,使用时将飞翼展开拔掉保险,轮圆了胳膊丢出去(最大距离30米),最优选择是击中坦克炮塔和车体侧后方;总产量20万枚。
PWM反坦克手榴弹使用方法
英国
英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使用的反坦克手榴弹非常坑人,这就是74号反坦克手榴弹;自法国战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一直担心德国的装甲部队登陆英国本土,为了抵御德国坦克英国人脑洞大开的发明了74号反坦克手榴弹。
二战德国为了“海狮计划”准备的潜水坦克
74号反坦克手榴弹外形类似于鼓槌,和德国人用磁性不同英国人选择了用粘液把手榴弹粘在坦克上;该型号手榴弹有一个球形的金属外壳里面是装有600克硝化甘油炸药的玻璃球体,玻璃球体外包裹了一层涂抹了强力胶水的高弹性织物。
74号反坦克手榴弹
74号反坦克手榴弹有两个保险,使用时打开第一个保险后金属外壳分开成两半,使用拿着手榴弹贴近坦克粘在坦克车身上拔掉第二个保险,引信时间为5秒。
74号反坦克手榴弹
74号反坦克手榴弹可以说是完美的无尘实验室产物,实战中该型号手榴弹由于沾满灰尘导致黏性失效,而实战中充满灰尘的战场随时随地都会让这种武器失去作用,所以实战中该型号多用于炸毁一些工事而非坦克。
小时候玩过这种玩具的都知道,沾了灰尘后粘性会降低
苏联
苏联第一款反坦克手榴弹是RPG-40型;弹体直径95毫米,全长210毫米,内部装200克TNT炸药;该型号没有采用空心装药技术而是典型的利用大装药对敌坦克车体外壳造成伤害;拥有和RGD-33型破片手榴弹一样的引信,引信时间4秒;由于重量过大很快被RPG-43型取代。
RPG-40型反坦克手榴弹
RPG-43型反坦克手榴弹是苏联第一款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空心装药技术的反坦克手榴弹,该型号手榴弹全重1200克,内部装药612克TNT炸药,有效穿深75毫米,只要投的准德国4号坦克(含)以下一颗送走;引信延时4秒。
RPG-43型反坦克手榴弹
RPG-6型反坦克手榴弹是苏联参考了德国PWM反坦克手榴弹后对RPG-43型反坦克手榴弹进行的改造,外形上增加了圆形风帽;全长343毫米,弹体直径100毫米,全重1100克,内部装药560克TNT炸药,有效穿深100毫米。
RPG-6型反坦克手榴弹
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并没有装备专用的反坦克手榴弹,在功能上兼顾反坦克只有M14型铝热剂手榴弹。
M14型铝热剂手榴弹也叫纵火手榴弹,弹体直径60毫米,全长196毫米,重量907克;引信击发后铝热剂可以释放30-45秒的4000°高温,遇水不灭,可以烧穿12毫米的钢板。
M14型铝热剂手榴弹
意大利
嘿嘿,没想到吧?意大利居然还有反坦克手榴弹。
意大利反坦克手榴弹出现的时间比较晚,由于早期意大利压根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到了二战爆发后随着前线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意大利在1942年设计出了两款反坦克手榴弹,分别是布雷达M42和奥托M42。
意大利M35手榴弹,左边是奥托右边是布雷达
布雷达M42型反坦克手榴弹是意大利M35型手榴弹改造的,外形上就是M35型手榴弹的前部装了一个内含574克TNT炸药的球体,为了能投掷得更远在后部装了一截木柄;投掷距离20米,有效穿深20毫米。
布雷达
奥托M42型反坦克手榴弹属于纵火手榴弹,其也是根据M35型手榴弹改的,在M35型手榴弹下部装有一个玻璃容器,里面含有汽油和火焰喷射器燃料;M35型手榴弹作为该型反坦克手榴弹的引信,这种武器主要攻击的是坦克观察口等位置。
奥托M42型反坦克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