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春假日,上海博物馆等文博场馆人流居高不下,多半是冲着“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而来,让“文化过年”成为新时尚。
彩绘木质人形棺,聚焦的是最神秘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古埃及墓葬文化, 通过木乃伊彩棺, 呈现了埃及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等。
托勒密埃及时期(公元前332—前30年)的牛犊像。
牛在古埃及的宗教信仰中扮演重要角色,早在公元前7000年牛被驯化之前,牛就已经在尼罗河谷附近备受崇拜。在埃及的所有神祇的形象中,牛的形象与特征也频繁出现,许多神灵头上都有牛角装饰,有些神灵则索性化身为牛。
彩绘木质金字塔锥。金字塔锥是古埃及金字塔的顶石或方尖碑的最顶端。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它被称作“奔奔特”,这一名称象征着神话中的原始山丘“奔奔石”,表明了金字塔锥的神圣地位。
憨态可掬的青铜猫坐像。
文物考古证实,古埃及人可能是最早与猫为伴、尝试驯养的古代民族之一,关于埃及猫的记录和描绘古已有之,它们是主人外出狩猎的好拍档和居家生活的心爱宠物。
“彩绘木制鹰头人形棺模型”,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
猫木乃伊。在萨卡拉,埋葬猫木乃伊的地方本身就曾是猫神圣地,后来又成为新王国诸多显贵的陵寝,最终又被放满了献给巴斯泰特的猫木乃伊。
彩绘神龛上的鹰神像。
古埃及文物相关文创产品热卖。
上博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现场。
目前,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售票已超过140万张,逾七成观众来自外省市和海外。
为共庆“非遗版春节”,上博还特别准备了“博物馆里过大年”新春特别活动、“灵蛇献瑞”珂罗版书画复制技艺非遗迎新春活动、古代文明探索宫“春节•手工坊”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与观众共飨文化盛宴。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来源:作者:李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