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武医院急诊监护室,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闫博察看患者的病情。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孙乐琪
凌晨时分,宣武医院急诊楼灯火通明。二层值班室里,急诊科二线医生、副主任医师闫博时刻待命。这是他第15个春节在岗。
“急诊收治了一名病情复杂的老年患者,请您过来看看!”接到电话,闫博立刻跑向急诊楼一层大厅。
一辆急救车刚转运来一名70多岁的患者——患急性脑梗合并消化道出血,需要先行止血。但部分止血药可能加重脑血栓病情,抗凝、抗血小板等常规脑梗治疗又可能加重消化道出血。怎么治?接诊的一线医生求助闫博。
“老人先到神经内科进行病情评估,出来后完善头颅CT。等报告的时候去输液室输液,同时让护士抽血。等血检结果时,请内科会诊评估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最后,两科室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闫博当机立断,制定了“一步也不用多走”的就诊路线,贴心地把患者家属送到神经内科急诊室门口。
刚回到值班室坐下,闫博又接到了急诊监护室的电话,“72床的病人血氧突然不好了,您快来看看吧!”
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闫博拔腿就往急诊监护室跑。这是一名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深夜老人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情况很危急。
一路上,闫博在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患者病情,判断出4种常见原因:患者呼吸与呼吸机通气不匹配、呼吸机管路不畅或密闭不良、病情变化需调整设备参数、老人咳痰无力导致痰栓窒息。
一进监护室,他第一时间检查呼吸机情况、调整参数,与护士一道为老人翻身、拍背、吸痰。
15分钟后,老人的血氧饱和度恢复到95%,情况稳定了。闫博舒了一口气。
每逢节假日,急诊科值班的二线医生一般由年资较高的医生担任。他们不直接出诊,但承担着处理复杂情况、指导一线医生、调度医疗资源、完成二线查房等重要职责。闫博说,“我们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让患者随时找得到人,是我们的职责。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急诊医生24小时不会松懈。”
采访结束时,天色渐明。闫博还在评估一位支气管炎患者的各项指标。“患者各项指标都挺稳定的,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了。”他笑着说,“让更多患者平安出院,是我最大的新春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