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乐菱(女儿) 郭瑞炜(父亲)
“灵蛇迎瑞气,福宅纳新春”春联贴,乙巳年就到了。
回望过去,有“如流水”感。
2025年过去一个月,这时间节点,距千禧年24年过去;距2050年,中间刚好也是24年。真如《子罕》所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000年,中国还没加入世贸组织WTO,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刚起步。2000年一整年,中国汽车销量刚刚突破200万辆;人均GDP是959美元、没过1000美元关。24年过去,中国和发达国家在收入、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上差距明显缩小了。确切数字虽未公开,仅汽车销量,2024年中国预估3100万辆;中国人均GDP,2024年的还没出来,看看2022、2023年数据:人均GDP已达12600美元。
去年年底,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和日产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
《经济观察网》12月23日曾就此发文介绍。本田社长三部敏宏和日产社长内田诚表示,两家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合并成为一家“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万亿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0亿元)的世界级移动出行公司”。也就是,本田和日产合并所成立的新控股公司规模庞大,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集团,紧排在丰田汽车和大众集团之后。
元月十日,在《日本华侨报》上看到蒋丰老师时事评论《日本三大车商2024年在华新车销量下滑意味什么?》蒋老师指出:近日,日本三大车商——丰田汽车、本田和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数据全部出炉,令人遗憾的是,这三家公司的销量均低于2023年水平,再次引发了业界对日本车企在华市场表现的广泛讨论。受中国本土车商在纯电动汽车(EV)等“新能源车”领域的快速崛起影响,日本车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时光如流水,世事在变化,唯有积极应变、迎上去。
中国新能源车近年发展迅速,马路上随处能看到新能源车,燃油车在逐渐减少;越来越多家庭购车首选新能源车。
合肥一中高二某班曾做过一个关于家中车辆的调查。结果显示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各占一半;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接受新能源车了。我们的老师曾给我们看过有关于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论文,通过阅读概括两款车间的不同,并要求我们写一篇与此相关的小论文。深入的阅读,专题的写作,促进了更多同学对新能源车进行思考。
其实,新能源出租车刚出现时,我内心抵触:因为无法适应新能源车的起步,这类车起步速度非常快——能在红灯变绿瞬间冲出,在众多燃油车流中冲在最前,它不像燃油车需缓冲一下再起步。刚开始坐此类车我常感到头晕、恶心,接着就是晕车。有一次,我和爸爸要赶乘高铁,好在我们当时打到了一辆新能源出租车。司机技术又很好,最终帮我们成功赶上了高铁。自此,我心理认可度大大改变了。
新能源车优点不仅在于速度快,更重要的是环保。我们的地理老师一直在和我们说有关于全球变暖的话题,物理老师也让我们写有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我们重新认识了新能源车巨大优点之一就是“环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排放大量有害物质污染周边的空气。
随采矿、冶金、制造技术日臻成熟,新能源车第三个优点“成本低”赢得了更多人青睐。一辆普通新能源车几万十来万就可买到,加上维修保养及日常充电,种种加在一起的成本远低于燃油车开销。这也让更多家庭愿选新能源车。
如今,大家常说“地球村”。一家强了,未必能全村“众乐乐”,因为那一家几家习惯“独乐乐”太久了。
围绕新能源车,美国领着欧盟一直骂人、发狠、拉帮结派、想点子使绊子。我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迅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镀金时代”,从而开启了工业、科技和金融飞速发展。那时,如有国家指手画脚,美国会咋想咋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