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好久不见啦,明晚我们几个出来一起吃个饭呀?” “都到饭点了,一起去吃饭吧。”不管是朋友聚会,还是商务交流,约饭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在生活中在所难免。不过,更多的人把约饭作为一种社交手段而已。然而生活中也常见一种人,他们似乎对约饭乐此不疲,特爱“组饭局”。


(图片源于网络)

李国华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星期得有五六天跟人约饭,有时是工作应酬,可没应酬时他也喜欢拉上妻子,叫上朋友一起下馆子。可妻子觉得常跟太多人待一起太久也会累,为此她专门找他沟通,问他为什么就不能跟她在家安静吃饭。其实,李国华是喜欢一帮人热热闹闹的感觉,他一直就是一个爱热闹的人。自从两个儿子到外地读大学以后,他更常觉得家里冷冷清清。李国华就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性格的人,这类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乐于与人交往,经常对客观事物表示关心和兴趣,通过跟人接触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所以,约饭只是李国华与周围人保持情感联系的一种方式,他享受的只是跟人们待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良好感觉。而他的妻子显然没有他那么乐于交往,所以经常跟太多人长时间待在一起会感到疲倦,甚至厌烦。与外向者正好相反,内向者的心理活动则倾向于内部世界,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更为深刻而持久。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不喜欢约饭,只是他们约饭的原因不可能像外向者那样只是为了享受跟人在一起时的快乐。

韩枚就是一个内向型的女孩,她平时最享受一个人看书、发呆的时光,与朋友相聚也只约上一两个挚友。不过她最近也喜欢约人吃饭。因为她刚入职一个新公司,需要尽快适应并跟同事们打好关系。她向来不太擅长跟一群人打交道,如果是一对一或一对二就会觉得轻松多了。所以,约饭是她经过思考后想到的一个建立和维护人脉的好方法,约饭能为她创造了与三两同事做深入交流的机会。


(图片源于网络)

当然,有时约饭也是一种调节心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刘迎最近跟妻子大吵了一架,两人一直处在冷战状态,所以他每天都想着下班要跟哪个朋友约饭。在饭局上开开玩笑、喝点小酒聊聊天,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好点。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跟老朋友们叙叙旧,把自己的关注点从夫妻感情之事转移到友情中来。像刘迎一样懂得这样利用约饭的人,显然是善于做情绪的自我调节的。跟朋友约个饭,比把情绪压抑下来自己扛着的应对方式要明智多了。


(图片源于网络)

中国人喜欢吃也重视吃,所以约饭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纯粹的吃货们也爱约饭,因为跟别人分享美食不仅能多品尝几个菜,而且总比自己独享要开心些。不管出于何种心理,让约饭为我所用挺好,但也要注意频率,别给自己的经济带来太大负担,避免让周围人为难为宜。

文章来源: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

联系电话:0754-8836836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