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旅居十二年,今年带着德国男友麦克一起在老家成都过新年。



印象中的春节,总是和美食、烟花、热闹的庙会联系在一起,不过今年的春节有点出乎意料的“冷清”,从大年三十开始,原本热闹的大街小巷,无数的店铺都处于停业状态,唯有一些餐厅还在坚守。

以前过春节会和亲戚团聚,但如今大姑身体不好,还在考虑要不要住院,小姑在海南,而身体还算比较好的二叔,又在年前出车祸离开了,所以这个春节,唯一能走动的亲戚就只有春节去表姐家。

年三十是我下厨做的一桌子菜,简单的家常菜,再加上麦克的煎羊排,以及泰国带了的德国黑啤酒以及一瓶红葡萄酒。倒不是没考虑过出去吃,但四个人坐包间花一千多吃顿饭有点浪费,坐外面又吵,而且现在很多预制菜,和父母商量一下,他们也都觉得在家吃最好。



酒足饭饱之后,带着麦克去感受“年味”,结果打车到安顺廊桥,除了一路酒吧灯红酒绿外,就只有零星在桥头摆摊的小商贩,麦克吃了一个“蛋烘糕”,然后意犹未尽的问我“为什么你们这里的蛋饼这么小?”我只能回答“一直就是这么小,可能我们的嘴巴没有你那么大!”听得麦克一脸无语。

十点过到了春熙路,没想到一片漆黑,灯也关了,冷冷清清的,唯有入口大屏幕前围着一群人在看春晚。

最后绕了一圈,又回到文殊院附近的酒店,才发现原来今晚最热闹的地方,竟然是“文殊院”,大家都赶着烧“年香”。



精疲力尽的返回酒店,倒在床上就睡着了,没想到半夜麦克却把我叫醒,“你看那是什么?”他用一种不寻常的语气低声说。

迷迷糊糊睁开眼往门口走廊处望去,竟然是突然的闪了一下亮光,然后慢慢转蓝,然后消失。过了一小会,又再次出现。

这一下吓得我睡意全无,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有鬼!”

我连忙让麦克开灯,然后打电话给酒店前台。

没想到对方马上说“对不起,可能是走廊的感应灯太敏感。我们马上处理。”

无语,去年在西岭雪山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感应灯还真是麻烦。当时工作人员的建议就是晚上睡觉关电闸,然后用手电筒照明。

之后女工作人员速度赶过来,还拿来一根板凳,轻车熟路的把灯泡拧松了,然后说明天会有人来处理。

不过后来几天,我和麦克都把灯泡拧松了,免得万一半夜又发神经,乱闪蓝光,那可吓死人。

不过第二天当我们说起这件事,我说自己以为是闹鬼,而麦克却以为是有坏人在门外用什么东西吸引我们注意,然后等我们一开门就进来干坏事。

然后我们都觉得对方那种想法“不可能发生”。最后麦克笑起来,说“中西方果然有很大差异啊,我们想问题的思路有时候不一样。”

不过也好,有时候正是因为不一样,所以才会更有趣。



文殊院十二点左右就需要排队进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