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蒲祖流是剿匪大队长。

我没有见过爷爷,但是我见过爷爷的剿匪立功奖状——两次大功。



我见过爷爷的剿匪立功奖状——两次大功。这张硕果仅存的立功奖状是1951年1月10日由芷江县剿匪指挥部颁发的

这张硕果仅存的立功奖状是1951年1月10日由芷江县剿匪指挥部颁发的。关于爷爷剿匪的故事,我大都是听父亲说的。当年,爷爷带着剿匪部队转战于芷江、新晃、怀化,还有黔东南的一些地方,为剿匪立下了赫赫战功。爷爷是剿匪英雄,湘西剿匪胜利后,万人大会选举他为芷江县委,但他没有前去上任,而是回到乡下重建家园。

究其原因,那就是经历了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后,爷爷不想再当英雄。用他作战笔记本上的话说就是,历史造就了英雄,而英雄造就了血腥。

但爷爷最终还是遭人陷害,莫名其妙地成了反革命分子,于1960年冬天含冤去世。

我是听着爷爷的剿匪故事长大的。

从记事的那天起,我就看见满叔趴在一盏煤油灯下替爷爷申冤,写那永远也写不完的状纸。

于是我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把爷爷的英雄事迹写下来。

2006年4月8日,一部酝酿了二十五年之久的历史反思小说终于开笔了,并且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初稿。这部小说就是被天涯网友们认为是尘埃落定时的《脑袋开花》。



《脑袋开花》 蒲钰/著 海天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脑袋开花》2009年4月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先后两次印刷。

同年被解放军艺术学院著名导演马鲁剑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边城汉子》,在贵州松桃苗王城等地拍摄,后来在湖南经视、北京电视台、浙江卫视、黑龙江卫视等29家省级电视台和100多家市级电视台播出,受到全国观众好评,多次获奖。



根据蒲钰长篇小说《脑袋开花》改编的电视剧《边城汉子》

《我还活着——一个湘西土匪的自述》是我写的第二部历史反思小说。



《我还活着》 蒲钰/著 作家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我创作这部小说的理由和动机都很简单。

2006年10月底,潇湘晨报的记者刘建勇来县城采写湘西匪首姚大膀,顺路到山寨里看我。晚上吃饭的时候,他突然问我寨子里还有没有那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湘西土匪?我说还有,后来他想去采访,但老人睡了。因为要赶回省城发稿,第二天清早离开山寨时,刘建勇要我写写老人的故事。他说历史不应该忘记这些老人,他们虽然当过土匪,但到了朝鲜战场上,他们同样是英雄。

其实,湘西土匪分为穷凶极恶的、为生活所逼上山入匪但不危害老百姓的、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解放那年,穷凶极恶的土匪都被镇压了,那些出身好,罪恶轻,又有一技之长的湘西土匪大都随47军去了朝鲜战场。

刚开始他们叫充军,也就是随军劳改,后来他们觉得这种叫法太封建,就改叫参军了。在湘西,像这样去参军的有上万人,但活着回来的很少。十里八寨去了好几百,就我们寨子回来了三个,而且他们仨我都见过。

其中两个分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底和九十年代初去世了。在我的记忆里,其中有一个的头部受过重伤,样子很恐怖。他们三个,前面两个到过朝鲜战场,打过硬仗,都受了伤,后面去的那个是后勤部队,刚到鸭绿江边,朝鲜战争就结束了,所以毫发无损。

曾经和这些老人深谈过。作为朝鲜战场上的另类英雄,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很受伤。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后,他们大都没有工作,那点抚恤金也是最近十多年才得的。那些在九十年代初去世的英雄们,根本没拿到抚恤金。

还有就是,他们大多是孤寡老人,没有几个是结婚生子的。参军前结婚了的还好,回来还有老婆孩子,那些没结婚的,回来没有几个能找到老婆的,即使找到老婆了,也是些不能生儿育女的老寡妇。因为他们当过土匪,有过不光彩的过去,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们。三位老人,有两位是和老寡妇搭伙过的日子。

其实在朝鲜,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深受朝鲜姑娘的喜欢。

抗美援朝胜利后,很多朝鲜姑娘都想留他们做女婿,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国了。小时候,我经常听到寨子里的人取笑他们,说他们没脑壳,婆娘都讨不到,还回来干什么。

然而,历史是不会忘记这些英雄的。

原47军139师政委袁福生曾说过:“这些湘西土匪特别能打仗,在部队减员较大的情况下,还专门到湘西招了一批上过山的土匪入朝补充到正规部队中去,使这些人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松骨峰战斗中,有近一半的烈士是湘西土匪;在上甘岭战斗中,沅陵寺溪口的土匪姜长禄的一个连坚守阵地半个月,打死敌人近两千人;在老头山战斗中,桑植县当过土匪的张福祥坚守阵地,一个人打退敌人多次反扑……这些另类英雄大都血洒沙场为国捐躯了,活着回来的不多。

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仍然活着的,更是屈指可数。

《我还活着——一个湘西土匪的自述》的主人公狗娃就是这样一个人。

为了得到心爱的梅花他去追一只红色的野羊,迷途被猎女银杏所救。但因为误坐代表婚姻的小板凳而被迫做了银杏的男人,逃出后为给梅花报仇杀了美军入山为匪,却又与已成为押寨夫人的梅花意外团聚。解放时被剿,九死一生,投诚后,成为朝鲜战场上的无名英雄,受伤回国后屡受冲击,多次被枪毙,但又死里逃生……对于一个平民百姓来说,在纷至沓来的历史灾难到来之际,在死亡线上侥幸逃生后,“我还活着”这最脆弱的语调因此成了最动听的天籁之音。

我想历史是不会忘记这些湘西老人的。

他们虽然当过土匪,但到了朝鲜战场上,他们同样是英雄。



1949年11月29日庆祝晃县解放群众大会合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