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立春节气一到,也就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来了。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朝气蓬勃、代表着希望。从古至今,人们对立春这个节气都相当重视,民间有“鞭春”“咬春”等多种习俗。

不过,民间有个说法,即立春时有些人要“躲春”,“双春年”时尤其要注意。那么,什么是“双春年”,“躲春”这种说法咋来的?靠谱吗?


为何会出现“双春年”?

关于立春节气,有一种说法和习俗流传甚广,即“双春年”和“躲春”。

据郑艳解释,“双春年”是指在一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这是由历法之间的日期偏差造成的。从历史记录来看,“双春年”并非罕见。

例如,2004年、2006年、2009年、2012年、2014年等都是“双春年”。在这些年份中,立春这一节气分别在农历的正月和腊月各出现一次。

那么,为何会出现“双春年”?郑艳说,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阳历(即公历),一年是365天(闰年为366天)。

她进一步介绍,而按照月亮盈亏变化规律制定的阴历,即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的农历,则是一年12个月,实际天数为354天左右。

“为了协调这两种历法之间的时间差,便增设了闰月。”郑艳说,因此在某些(农历)年份中会出现13个月,导致下一年的立春节气出现在上一年的岁尾,从而出现“双春年”。

为什么要躲春?

躲春,中国民间一种习俗。在命理学中又被称之为“躲太岁”,是那些与新年生肖存在破、冲、害、刑等关系的属相,需要采取的一种行动。

自古以来,趋吉避凶都是人们所祈望的。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文学家、医药家,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隐居在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他宗承道教上清派,开创了茅山派。茅山也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当时就有得道者运用所学祈福于大众。茅山派的择日躲凶之法,其中就有“躲春”。

“躲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躲避新旧气场交替时,气场混乱造成的不良影响,时间最好就是在立春开始的前后一小时左右进行。

躲春时的习俗有:“躲春”这天的人,决不能心里急躁,全身要放松,最好一个人静呆在一个房间里,安静等待;

旧时忌讳儿童在家过立春这个节气,不满十岁者要到邻家度过立春时刻; 女方到未过门的(也就是未举行结婚典礼)的婆家躲春等。

立春“躲春”祈福的说法,是为了迎福纳吉,祈求好运。躲春,是一年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习俗,也是比较有讲究的一件事情。躲春只是一项民俗,做不到也不必强求,最为重要的是,只要心怀善念,积极向上,便可求仁得仁。

躲春的具体时间和方法

今年立春需要躲春的生肖包括生肖蛇、生肖猪、生肖虎和生肖猴

生肖蛇‌:本命年,与太岁同地支,需要躲春。

‌生肖猪‌:冲太岁,水火相冲,需要在立春时躲春。

‌生肖虎‌:害太岁,寅巳相害,需要在立春时躲春。

‌生肖猴‌:刑太岁+破太岁,巳申相刑且相破,需要在立春时躲春‌

躲春的时间最好在立春前后一小时左右进行。具体方法包括:

‌避免与外人接触‌:需要躲春的人应避免与外界的人接触,特别是与自己生肖相冲的人,最好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静坐沉思‌。

‌避免参与红白事‌:红白事往往是人气聚集、情绪波动大的场合,躲春的人应避免参与这些活动‌。

‌佩戴吉祥物‌:佩戴一些寓意吉祥的饰品,如红绳、铃铛等,也被视为是“躲春”的一种方式‌。

‌保持心情愉悦‌: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来源:中国新闻网、 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因为微信改版,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先星标“微微宜宾”,再点个和“在看”就可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