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龙辞旧岁,金蛇迎新春!

8099999推出特别策划——蛇年说蛇

昔日“虵山倒影” 今朝“昆明网红”

在咱们多数 老昆明人的思维中

只要一提到蛇

不少人就会想到长虫山

在老昆明人眼中,蛇山起于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脉,雄岭叠嶂、延绵曲折、伸缩起伏、舞云腾雾、气势雄浑、蜿蜒入城,可谓“来龙”远大。


300年前,昆明布衣寒士孙髯,西出昆明城登上了大观楼,举目四顾写下了,“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的著名词句,这其中的北走“蜿蜒”,说的就是如巨龙蜿蜒盘旋在昆明北郊的长虫山 。 明代刘文征《滇志》和清康熙时的《云南府志》中均有记载: 称其位于“(云南)府城北二十里”,俗称“虵(shé)山”; 长虫就是蛇,据说长虫山本来应该叫龙山,是昆明的“龙脉”,因避讳的原因而改称虵山或长虫山。

蛇山是乌蒙山脉的分支,而乌蒙山又被视为昆仑山南干唐古拉山系云岭山脉的东支,全山呈南北走向,南起铁峰庵,北至马头山,长约10公里,最高峰海拔2366米,高出滇池盆地470米。


图源:永华旅记

蛇山主山脊岩石裸露,黑白相间,交互成层,或倾斜,或直立,如巨蟒斑纹,蜿蜒伸展,十里不绝。从东向西望,其如巨蟒爬行,皮色斑斓,令人肃然生畏;从西向东望,其又如懒蛇盘山,安详温顺,静静地卧在北郊,成为了昆明城的主山。

云南历史文化学者 杨 韧:“在我们昆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有非常多的关于长虫山的历史传说,在长虫山上也有很多很多的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


铁峰寺 工作人员:“(长虫山)在昆明人的心里它有文化底蕴,也有现代人的一种欢喜吧!登一座山、看一座城。长虫山的夜景使人特别欢喜,万家灯火特别能够抚慰人心,然后长虫山的历史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

据史料记载,1382年也就是明洪武15年,明朝大军征平云南后,时任云南最高军事行政长官的沐英,请来了著名堪舆大家汪湛海,赴滇考察山龙地脉,主持规划昆明城的建设。汪湛海到昆明后,找出昆明城所依仗的山脉走向长虫山,发现蛇山竟然源于几百里外的会泽县西北,来龙可谓远矣,这正是风水学说上的上好龙脉。遂将昆明城设计构筑为龟形,是以城在蛇山之麓,与蛇山之气脉相接,形成龟蛇相交之态,昆明城当为一大福地。

云南历史文化学者 杨 韧:“我们撇开风水这些不说,实际上古人在选址建城的时候,在这个地方的山川走势,还有风貌、地理特征等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当时汪湛海在建昆明城的时候,是对昆明的整个坝区进行了一个全面的考察。就把我们的昆明城设计成了一个乌龟的形象,那么龟蛇相交,成为了一个玄武之势。”


“滇池五百里,北靠虵山边,日丽璧沉水,岚浮镜里天。只须风雨静,曾见琪瑶鲜,成趣辉相映,图画无此妍。”这是古人对旧时昆明八景之“虵山倒影”的描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被视为长寿和智慧的象征,蛇则代表着力量和变化。而玄武还代表着天地之间的平衡和协调,象征着阴阳的统一,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守护神,被认为可以驱邪避凶,保护人们的家庭和财产安全。

由于汪湛海的规划,五华山成为昆明主脉,正义路作为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五华山为中心点,昆明城池的格局由此形成。使得昆明城既有低纬度、高海拔的优势,又有依山傍水的便利。冬季寒流南下,有蛇山当“靠山”的阻隔;夏日清风北上,经滇池而来;河湖纵横,有舟楫灌溉之利;坐北向南,无日照欠缺之忧;缓坡阶地,可减洪涝之灾;四围植被,不愁活水不来。于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家有流水,户见垂杨,隔水看花,隔空望绿,有着“满城春色,半边海水四围山”的美誉。

云南历史文化学者 杨 韧:“大家都知道汪湛海当时在建城的时候有一个传说 ,就说他在长虫山下埋下了三块石头。就说有长虫山在这,我们(昆明)500年后会赛过江南,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到了现在也没有500年,但是我们昆明各方面的,不管是风景、旅游文化、城市建设等等都发展得非常好。”


时代发展的步伐节奏越来越快,被“推为滇中第一”的春城昆明,早已是旧貌变了新颜。山美、水美、景美的昆明,或许是沾了“山龙地脉”、龟蛇相交的旺气,然而更重要的,还是依靠了世代昆明人的勤劳和智慧。如今昆明特有的生态、气候、宜居的人文环境和不断提升的经济水平,让越来越多的人移居到昆明。而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昆明的区位优势也愈发凸显,多条跨境公路、高铁建成,可以想见,大明国师的“万事此地当占机先”预言也已经初步实现!由此可见,被视为昆明龙脉的蛇山,对这座城市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云南历史文化学者 杨 韧:“昆明的长虫山一直以来都是昆明的名胜,实际上比汪老先生的期盼呢,更早实现了昆明赛江南的美好愿望。 ”

铁峰寺 工作人员:“长虫山的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到现在为止可考的历史都800多年。山上以前的三庵两寺,东南西北四个位置有四座寺院。以前的铁峰庵现在改名为铁峰寺,以前的虚宁庵改名为虚宁寺,以前的朝阳庵现在只有遗址还在,还有原来的涌峰寺在原来的遗址上,还有个涌泉寺也是在上面。”


图源: 永华旅记

而说到长虫山的风景,就不得不提以前的铁峰庵。 据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王继文《铁峰庵记》中记载: “蛇山发源于蜀之岷,逶迤数千里,独峙昆海之北,其行也舞云腾雾,变化莫测。 其端其止也。 襟江带湖,尊严莫曲。 其势雄岭,叠嶂中孤岩秀出,直上青霄,岩色如积铁然是则谓之铁峰也。 ”这里说到了长虫山的发源与命名,也“画龙点睛”地道出了长虫山的关键所在。 旧时的铁峰庵,寺院的红墙碧瓦与铁锈色山崖、苍松翠柏、蓝天白云与蜿蜒山体倒映“昆海”水中,可谓妖娆美丽,令人陶醉! 每到农历的腊月初八、正月初八前来铁峰庵市民可以说是成千上万、热闹非凡。

铁峰寺 工作人员:“长虫山的三庵两寺几百年传承下来。山上几个寺院的陆续恢复,以及山上植被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些年慢慢的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地,慢慢的已经形成了昆明一种独有的浪漫。”

云南历史文化学者 杨 韧:“我相信以后长虫山的风景肯定会比现在更美好 ,那么到长虫山旅游的人也会更多。现在站在长虫山上,不仅昆明坝子可以一览无余,而且还可以远眺滇池,以及再远一点的梁王山,风景是很好的。”


长虫山,这座在昆明城北巍然屹立的蛇山,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清代的文献和碑刻中,民国驻美旧金山领事、两浙盐运使钱文选1917年秋天登临长虫山时,被其美景折服,并写下了“余徧历环球,见山水幽胜首推瑞士,今游铁峰,昆海风景堪与比美,志此以留鸿爪”的感慨,于是在铁峰山留下了“海阔峰高”四个大字。立于铁峰山之巅,仅离天咫尺之遥,环顾四周,一片碧绿。远处的昆明池、聚仙山、三华山等名胜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如今,长虫山已经成为了昆明人喜爱的登高览胜之地。


图源:璐洺曦最爱ZLY

8099999街头巷尾恭祝您

蛇年大吉 好运连连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编辑:马春燕

编审:李菁

终审:毕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