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影视形象 图侵删
首先要知道蜀汉内部的派系,在蜀汉内部存在元从派、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本土派四大集团,各派利益诉求存在差异。诸葛亮通过法治建设与跨派系人事安排(如重用蒋琬、费祎等荆州派核心,同时吸纳董允、李福等东州-益州人士),在军事压力下实现了阶段性整合。但这种整合高度依赖诸葛亮的个人权威与外部威胁共识,从其死后派系矛盾再度显性化来看,派系之间的利益争斗有时可能会高于国家利益。
在蜀汉政权荆州士人集团中,马谡作为后起之秀备受瞩目。其兄马良早在建安十四年(209年)便与诸葛亮共事于荆州,《三国志·马良传》记载有二人以"尊兄"相称的公文往来。而马谡也凭借出众才学受到诸葛亮重点栽培,建兴三年(225年)南征前夕"攻心为上"的战略对话(见《襄阳记》),印证了诸葛亮对其军事韬略的认可,也令诸葛亮或多或少的陷入到认知回响壁的怪圈。
另外,人才的凋零,令诸葛亮在用人时捉襟见肘。这里依旧用反问的方式,让问题更具象化,如果诸葛亮不重用马谡,他还能重用谁?或者更进一步缩小范围,在街亭之战中除了马谡,诸葛亮还能用谁?
马谡影视形象 图侵删
有人会说赵云、魏延、王平、吴懿。
可是赵云当时已经70岁高龄,他这个年纪可不是一个保险的岁数,稍有差池,便可能令全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地步。
魏延当时是汉中太守,需镇守北大门,更何况他与诸葛亮关系微妙,其战略思路常与诸葛亮相左。如果调魏延来守街亭,那么谁守汉中呢?如果换做其他资历不足的人,曹魏会不会趁机攻打汉中,分散压力?即便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主攻方向不是汉中,曹魏来一个围魏救赵怎么办?又会有人说,汉中易守难攻,既然易守难攻,那么长时间把魏延放在汉中是不是大材小用,尸位素餐?再说从汉中到街亭需要多长时间,这一个时间差会不会被曹魏利用。不要以为蜀汉内部对曹魏是真空的存在,每个国家之间的渗透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吴懿、王平在街亭之战前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战绩,他们的表现也没有超过马谡多少,所以站在当时的视角来看,诸葛亮更信任马谡也无可厚非。而街亭之败后王平的出色表现,让大家认为应该任用王平为主将,如果站在上帝视角,也不过是马后炮般的徒伤悲而已!
诸葛亮影视形象 图侵删
最后说一点,我们并不知道刘备跟诸葛亮说过多少次类似的预言,假如刘备对诸葛亮说过一百句预言,说中的那一句就像是 “幸存者”,被人们广泛关注和传播,而其他没说中的话则被忽视,就好像它们不存在一样。人们只根据这一个成功的例子来对这个人的能力或言论进行判断,而没有考虑到整体的情况,从而对诸葛亮产生了不听刘备劝说的假象,这对诸葛亮是不公平的。其实马谡也挺冤的,即便他不失街亭,他们其实也走不了多远,更何况胜败乃兵家之常,如果都这样,一次失败就把主将给砍了,那历史上得损失多少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