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
《为你的生活写作》
劳伦斯·布洛克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在全速写作
本文配图:电影《你能原谅我吗?》
你手边这会儿要是有个笔记本就最好了。
如果没有,请花点时间去取,还有笔。介绍环节之后是书写环节,我们在培训班上完成,你可以在家中完成。
这个书写环节被称为自动写作,或快速写作、不间断写作、自由写作,我想还有其他各种称呼。我发现我大多数时候称之为“自动写作”。只是这个特别的术语也被用于一种所谓的“通灵修炼”,即利用占卜板,通过自己的书写传达灵魂的声音,但这与本环节的旨趣毫无关系。
不管你怎么称呼,这都是个非凡的训练环节,也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用来提高自由流畅的自我表达能力。这项训练似乎太过简单轻松,从而效果存疑,但它其实不仅效果良好,而且几乎对每个尝试者都有效。
我来描述一下这个训练过程。很简单,从我给你一个句子开始。你写下该句,随后往下写,全速写作,直至我喊停。
这就是全部。
你应该写什么?这不重要。你的目标是把文字迅速写到纸上。无论选择哪个词,或者行文是否有逻辑,都无关紧要。你可能会迷失方向,偏离正题,或者一个句子没写完就掉头写别的句子,没关系。如果你思路堵塞,想不出下一句,那就写:“我想不出什么可写的。”如果你很恼火,想停止写作,那就写:“我受够了这扯淡的练习,想出去吃个汉堡。”写什么都行——这真的不重要。
我发现传达这项训练精髓的最简单方式是:只要笔尖在动,你就完美地完成了该训练。
这个训练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它的一个功能是向你介绍写作神话中的重要人物——你肩膀上的“小编辑”。
你认识那家伙吗?像个穷小子,与我们如影随形。他趴在你肩膀上,信誓旦旦地告诉你,你不知自己在干什么。“等一下,”小编辑说,“你确定这个词对吗?你不觉得应该重新考虑最后一句话吗?你确定表达无误吗?你确定自己是个足够优秀的作家,能完成当下的写作吗?”
或许你一直认为你是小编辑唯一钟情的对象。放心吧,这个小东西四处流窜。他现在趴在我肩膀上,信誓旦旦说我有失误,说我为了介绍一个基本情节花了太多时间和篇幅,说我应该撕掉最后几页重写。(好吧,去他的。今早我已照办过一次,但现在我并不确定撕掉的那一页有什么问题。)
关于小编辑,你应该知道一些事实。没有法律规定你必须听他的。而且,你越学会克服肩膀上的批评声音,就越能让作品从内心的源头自由流出,就越不会觉得只能靠脑中用于思考、计算、推理的那部分来完成写作。
自动写作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在做这个训练的时候,不要让小编辑阻止你自动写作。他若对你唠叨,就告诉他谢谢他的意见,然后继续写下去。
好,我们开始吧?你想有个舒适的坐姿,也许是坐在书桌前,手边是笔记本或便签本,还有几支笔。如果有可设置为10分钟的计时器,那就去设置一下。如果没有,手边放个时钟或手表,以便按时限查看时间(你不用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盯着时钟,但可以不时地瞥一眼,确保不超过10分钟)。这里有句话可以帮你开始:“她捡起书,扔到房间的另一边。”
现在把它写下来,然后继续。
你能在这整整10分钟里不间断地写作吗?
如果能够,请给自己点个赞。这项训练你完成得很完美。
也许你难以置信。毕竟,很少有声音会像站在你肩膀上的小编辑那样有蛊惑力。我在1984年9月亲身体验到了这种蛊惑力。那是我们在纽约举办第四次培训班的头天晚上,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很久没自动写作了,尽管几轮培训班上我一直在引领全体学员做这个训练。
于是我拿起笔记本开始训练。但差不多从第一句开始,我就确信自己做错了。“你写得不够快,”小编辑告诉我,“你挖掘得不够深。你只是蜻蜓点水。你是操纵这项训练,你并未真正让思想流淌到纸上。你在走捷径。你这个错了。你那个错了。”他就这样喋喋不休。
即使我听到并试图压制那个声音,其中的讽刺意味还是让我觉得有趣。几个月来,我一直宣称,只要不间断把文字写在纸上,就会使整个训练臻于完美,此刻却发现自己错了。当然,关键是我已很久未亲自实践了。你不能通过阅读或写作,或者通过告诉别人怎么做来掌握这个过程。你要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它。
我想我之前提到过,一个人能教给别人的,通常是他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自动写作亦如此。我在前两次培训班主持此环节并赞扬其优点后,才开始亲身实践。多年前我就知道自动写作,知道它已存在很久,但从未想过亲身实践。(这些年来,除了有可能出版并获得稿酬的作品,我一直回避写任何其他东西。我曾认为这种态度是专业精神的标志,现在更愿相信这是傲慢和懒惰的结合。)
不过,我确实知道,把该环节纳入培训班是英明之举。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第一个上午,我不确定其效果,就像不确定这个培训班的效果一样。我只知道我站在那里10分钟,看着60个人咬铅笔。但它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效果不错,此后这项训练也一直做得很好。在数次看到其效果后,我决定亲自上阵。
你喜欢自动写作吗?
大多数人都钟爱这个环节。10分钟后我叫停时,班里有些人明显失望。“现在必须停笔吗?”一位女士问,“再写248页,我就有一本小说了。”
与此同时,也有少数人难以坚持。例如,偶尔有人会在自动写作过程中上厕所。近日有位女士在写了六七分钟后,突然停笔,合上了笔记本。“我写不下去,”她解释说,“所以不写了。”
每当有一人半途而废,就可能有二三十人也有停笔的冲动,但他们还是能坚持完成训练。受到阻力或意识到阻力的存在,这没什么关系。关键是你注意到有阻力,但不为所动,继续前进。
无论结果如何,或者无论体验到什么结果,请记住,定期训练会带来巨大变化。你训练越多,自动写作就会越容易,回报也越丰厚。
有很多方式可以让自动写作成为你日常写作中有用的一部分。其中一些如下:
1.作为热身运动。在开始一天的写作前,进行10分钟自动写作,犹如在寒冷的早晨给汽车引擎预热(现在我们住在佛罗里达州,汽车引擎不需要预热,但不管外面温度如何,我自己的写作引擎总能从热身阶段获益)。
有些人抗拒使用自动写作热身,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有限的写作时间都能利用起来,而把宝贵的10分钟花在一页最终被扔进垃圾桶的胡言乱语上似乎是浪费,因为这10分钟本可以投入到当前写作中去。但根据我的经验,在自动写作上投入10分钟几乎总能让后续写作更加顺畅,且又快又好。
自动写作有两种热身方式。一种是像你几分钟前所做的那样,从开头第一句随意写下去。另一种是马不停蹄地开始写当天打算写的文章。如果思路出现偏差,没关系,等过后有机会把思路拉回正轨就行了。
这项技巧让我获得极大的成功。我在写本书第一章之前,先打开笔记本,写了10分钟打算写的章节。你要知道,我并没有对该章节进行概述、材料整合或其他准备工作,只是不停地写这一章,这帮助我调动思维,因此,当我合上笔记本,把纸卷进打字机时,我对想写的内容以及材料安排有了更全面的想法。
这一训练同样适用于小说创作。写自己打算写的东西,我可以肆意挥洒,不必担心用词或结构,甚至不必看写了什么。你也许更喜欢用这种方式来热身,又或许用一段与手头工作无关的自动写作来热身更有效。
跟随直觉尝试一下,看看哪种适合你。
2.在写作项目开始之前。假设你决定从下周一开始写一本书或者类似的大型写作项目,那就从现在起,每天进行10分钟自动写作,甚至一天两次。你可以写正在计划的项目,也可以在设定各种起始句后随机写下去。这是激发创造力的好方法,无论你如何安排这个过程,都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创意,其中一些可能以后用得上。这种自动写作和每天一到两次的20分钟冥想是绝佳组合。你可以自动写作之前冥想,也可以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冥想。
3.在你睡眼惺忪时。你可以先试一周,看看效果如何。在床头柜放一本便签本或笔记本,你早上醒来,睡眼惺忪时,拿起铅笔和笔记本就开始写作。别担心如何开头,任何一句话开头都行,然后坚持10分钟。
并非人人都喜欢如此。在你洗完澡,喝三杯咖啡前,可能非常不愿意去想任何文字,更不用说写下来了。但如果你能强迫自己这么做,可能就会发现这是进入潜意识的一种非凡途径。在尚未完全清醒时自动写作,可以摆脱头脑中理性思维的强力控制,那位小编辑更是不会现身。
4.作为与暂停的写作项目保持联系的一种方式。写书期间,我喜欢每周至少花五天时间在上面,有时是六天甚至七天,原因是我不想与自己正在写的东西失去联系。通过有规律地写作,我可以确保它会一直存在于我的潜意识中。
然而,尽管我把写作放在首位,有时却别无选择。也许有个牢不可破的承诺,我必须出城一周。也许要等特定的研究资料,才能进行下一章写作,而这些资料要一周后才到达。
但是,不管日程安排有多紧张,自动写作都能让我与被中断的作品保持联系。不管多忙,我总能抽出10分钟来胡乱涂鸦。通过对这个暂停的写作项目进行自动写作,我提醒潜意识,这仍是当前的一个写作项目,我仍在积极进行这项工作。
5.作为保持作家身份的方式。一些作家每天笔耕不辍。已故作家约翰·克雷西每天都在早餐前写下两千字。艾萨克·阿西莫夫和斯蒂芬·金两人痴迷写作,很难让他们离开打字机。罗伯特·西尔弗伯格几年前曾说,他终于遇到写作瓶颈。他说,这个写作瓶颈期持续了令人痛苦的20分钟。
噢,好吧,并非人人如此。一些人遇到写作瓶颈时会停停写写,另一些人则长时间停笔。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全速写作,然后在两本书之间停顿很久。
停笔期间,自动写作非常有用。虽然它可能无法让你摆脱写作瓶颈,但可以大大减轻内疚感和自我厌恶感,而后者正是许多人写作瓶颈的一部分。
如何实施?很简单,每天进行10分钟自动写作,仅此而已。随机选择一个句子开头,写上10分钟,然后合上笔记本,祝贺自己完成了一天的写作,实现了你对自己作家身份的确认。
有些人觉得这样让自己摆脱困境很危险,甚至堪称可怕。没有内疚感的折磨,我们怎能回归真正有效的写作?毕竟,恐惧和内疚不是最终促使我们重新写作的因素吗?
不,不是这样。我的一个朋友称内疚感为“心灵的黑手党”,并将其描述为只有我们自己会买账的一种保护性策略。我们不能写作,至少还能郑重其事地为此感到难过,并痛揍自己。我们用内疚来惩罚自己,这样别人就不会惩罚我们。我们自己感觉不好,以为所有这些不好的感觉会激励我们回去工作。
你看出来这不合逻辑了吗?我们不会因为缺乏动机而遭遇写作瓶颈,不会通过自我感觉不好来激励自己做好工作(稍后我们会看到,只有自我感觉良好,才能做到最好)。
这一点恕不赘述。我只想说,你若发现自己遭遇写作瓶颈,或者选择停笔一阵子后,发现自己开始对此感到内疚,那就每天自动写作,只需10分钟。
即使不乐意,也要去做,哪怕强迫自己。你不能强迫自己写一本书、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这些东西注重质量,但自动写作不用考虑质量,只要写到纸上就行了。你只需强迫一下自己,行云流水地写下去,你就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写上10分钟。然后拍拍自己的背,休息一天。
想要写作却无法坚持下去?
不知该怎样系统地学习写作技巧?
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写出爆款故事?
你身边的写作教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故事写作营”
为你准备了一年的写作计划
携手几大头部写作平台
带你从写作入门直到作品发表
订购「故事写作营年卡」
选购创意写作指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