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携手抗癌
2025年2月4日是第26个“世界癌症日”,主题是“因独特而团结”(United by Unique),旨在提高人们对癌症患者独特需求的认识,团结一致,以最适合他们的方式管理癌症。
什么是癌症?从何而来?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癌症是一组可影响身体任何部位的多种疾病的通称,也称为恶性肿瘤和赘生物。
癌症,亦称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为由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引起的疾病。癌症源于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的多阶段过程,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肿瘤。
癌症的一个决定性特征是异常细胞快速生成,这些细胞超越其通常边界生长并可侵袭身体的临近部位和扩散到其它器官。后者被称为转移。广泛转移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守护健康
诱发癌症的因素有哪些?
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肿瘤,是客观因素和行为习惯的结果,包括:
01
物理因素
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
02
化学因素
石棉、烟草烟雾成分、黄曲霉毒素(一种食品污染物 )和砷(一种饮水污染物);
03
生物因素
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包括:①病毒:乙型肝炎和肝癌、人乳头瘤病毒(HPV)和宫颈癌,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卡波希氏肉瘤。②细菌:幽门螺杆菌和胃癌。③寄生虫:血吸虫病和膀胱癌。
04
老年化因素
老龄化也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因素。研究证明,癌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极可能是由于生命历程中特定癌症危险因素的积累,随着一个人逐渐变老,细胞修复机制在有效性上具有走下坡路的倾向。
05
吸烟
大量人群研究证实,吸烟直接导致了22%的癌症死亡,其中包括肺癌、食管癌、喉癌、口腔癌、口咽癌、肾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宫颈癌等,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高20倍左右。如果戒烟的话,死于肺癌的风险就会大幅降低,随着戒烟时间延长,风险几乎与不吸烟者相等。
06
肥胖
每年全球约48万例的新发癌症可归因于超重和肥胖,肥胖导致结直肠癌、乳腺癌、肾癌、子宫内膜癌等的风险显著增加。
07
饮酒
大量饮酒是许多癌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口腔癌、喉癌、口咽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
08
营养
“癌从口入”是真的。不健康的膳食结构特别是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蔬果的饮食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高盐的饮食、多吃烧烤和腌制类食物增加胃癌的风险,长期食用霉变的食物会导致肝癌的发生等。
09
运动
研究资料显示,坚持锻炼可以降低13种癌症的风险,包括食管癌、肝癌、肺癌、肾癌、贲门癌、子宫内膜癌、白血病、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
10
压力
许多胃肠道肿瘤正是由慢性炎症、溃疡、息肉等病变发展而来。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等,不仅加剧了消化系统功能的紊乱,而且使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住疾病的早期症状。
最常见的几大癌症
身体出现的危险信号
01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02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03
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哽咽感、疼痛等。
04
皮肤或粘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05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06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07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08
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09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预防癌症该怎么做
1.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肥胖、压力、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2.密切关注致癌因素
癌症不会传染,但一些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如人乳头状病毒、肝炎病毒、EB 病毒等)是会传染的。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3.远离身边致癌物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明确的致癌物,例如甲醛、黄曲霉毒、亚硝酸盐等。建议不食用发霉的食物,少食用油炸和腌制的食物。
4.接种疫苗预防部分癌症
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口咽癌、肛门癌、阴茎癌等多种癌症,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乙肝正是肝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接种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的细菌和病毒,建议尽早及时接种。
5.保持乐观积极心态
好的心态是预防和抗击癌症,甚至一切疾病的良药,积极的态度会让你保持正常、合理的生活状态。学会保持乐观情绪,振作精神。善于自我安慰,自我解脱。避免急躁、暴怒或郁郁寡欢。
同时,患者身边的亲人朋友也需协同抗癌,给予患者关爱,是对癌症患者最大的支持,不能设身处地但是可以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6.选择个体化防癌体检
三级预防能够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如胃肠镜可以筛查消化道癌等。根据个体遗传史、疾病史、年龄、既往检查结果等选择个体化体检项目,是提高癌症早诊率的关键。
7.警惕早期症状
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时间与癌症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生存时间越长。当身体出现异常肿块、持续疼痛、痰中带血、无痛性血尿、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