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富人家的孩子多败家,刘珈辰就是败家子中的典型案例。
年仅十五岁就能月消费十几万,花大价钱买来的鞋子穿三次就丢,每天早上点300元早餐,吃一口丢一个,只为了尝尝味道。
不仅如此,她在学校不学无术,掂碎酒瓶威胁老师、与同学打架斗殴,让父亲一个晚上两次去警局领人,父母说她两句就直接动手与父母对打。
面对这样一个脾气火爆挥霍无度的女儿,父母是说也说不动,打又打不过,只能求助于湖南卫视《变形计》,将她送去改造。
那么刘珈辰在节目中有改好吗?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她如今怎样?
败家少女刘珈辰
刘珈辰出生在辽宁鞍山,她的父亲经营着生意,母亲是某企业的高管,所以家里从来都不缺钱。
她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拒绝”,更不用说什么“困难”,她想要什么,只要一开口,父母就会毫不犹豫地满足她。
于是刘珈辰逐渐成了一个被溺爱的孩子,毫无节制地挥霍金钱,脾气也愈发暴躁。
每天三百块钱的早餐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刘珈辰做事只管自己开心,每顿饭她都要尝尽所有品种,然后将剩下的丢掉。
她喜欢买鞋子,几百双鞋堆在家中,其中不乏几万元一双的奢侈品,每当她购买一双新鞋,旧鞋便被丢掉,穿三次就废掉。
渐渐地刘珈辰的脾气越来越坏,甚至开始和母亲大打出手,母亲一劝说她便口不择言地顶撞,父母只能无奈地让步。
在父母的退让中,刘珈辰不仅逃课辍学,还和别人打架斗殴,好几次要父母去警察局领人。
直到有一天,她的母亲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档节目——《变形计》。
节目内容简单明了,城市里的“问题少年”和农村的贫困孩子交换生活,母亲一时心急,决定给刘珈辰报名参加这个节目。
“你去这档节目改变一下自己吧!”
父母两个已经安排好让刘珈辰去农村改造,不过她本人并不愿意,甚至还和父母起了冲突。
但因为已经报名了,节目组亲自来了人接她,刘珈辰不情不愿的坐上了前往云南的飞机。
暴怒大闹节目组
到达云南后,刘珈辰几乎懵了,坐着节目组的大巴,越走越偏,五个小时的车程把她送到了个穷乡僻壤里。
期间好几次刘珈辰因为坐车太难受而大发雷霆,她丝毫不在乎摄像头将她的所作所为拍了下来,她只想发泄自己的情绪。
到达村庄后,刘珈辰还当着是来旅游了,直到她看到一份仅仅七块五毛的周生活费,眼睛都瞪大了。
她习惯了每天三百元的早餐,这七块钱怎么可能维持一周,根本无法理解,眼前的这些人是如何生活的。
虽然她表现得极度不满,但节目组要求她与村里的家庭住在一起,接受农村父母的照顾。
杨爸爸和杨妈妈虽然是普通的农村人,但他们对刘珈辰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杨妈妈甚至亲自下厨做饭,把家里最珍贵的食物拿了出来,希望刘珈辰能喜欢。
可是刘珈辰对于这顿“粗茶淡饭”充满了嫌弃,她一口都没有吃下去,直接放下碗就走人了。
第二天,刘珈辰被送到村里学校上课,她在教室里坐了不到五分钟,就忍不住站起身想逃跑。
她不想待在学校,更不想听老师的讲课,老师看到她离开,立刻追了出去,试图劝她回到教室。
刘珈辰突然失控,拿起桌上的酒瓶狠狠砸向玻璃,并威胁老师,老师被她的暴躁举动吓到了,刘珈辰的行为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她的情绪越来越失控,甚至不管节目组的劝说大闹了一场,她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不公待遇,这些农村人就是为难自己。
在关怀下逐渐成长
然而节目组和农村父母并没有因她的暴力而退缩,反而给予了她更多的耐心和关爱。
杨爸爸和杨妈妈的温暖与关怀,慢慢在她内心埋下了改变的种子。
有一次杨爸爸在饭桌上讲述自己辛勤劳作的经历,提到了自己如何辛苦赚钱供弟弟上学。
刘珈辰默默的听着虽然没有什么表现,但她开始明白父母的不容易,那一刻她的内心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触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珈辰开始渐渐融入这个家庭,她不再像最初那样挥霍无度。
她主动承担起家务,甚至在奶奶生病时,卖掉了自己心爱的鞋子,拿钱给奶奶治病。
她第一次体验到,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家人的爱与支持才是生活中最宝贵的东西。
回到城市后,刘珈辰的变化令人惊讶,她重新回到学校,开始认真学习,逐渐放下了过去的浮躁与叛逆。
她在自己的努力下考入了大学,学习服装设计,毕业后,她成功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品牌,事业逐步有了起色。
每当她回想起自己曾经的种种,她都会感叹那段经历的意义。
变形计的成功
如今的刘珈辰热爱生活,她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一切,不再盲目追求物质的满足,而是通过努力去实现自我价值。
在每年的假期里,她会带着父母去旅行,弥补过去那些缺失的陪伴,她与父母的关系也逐渐变得更加亲密。
除了刘珈辰还有许多和他一样被惯坏了的富二代被送去改造,王晨正,曾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富二代。
父母忙于工作,根本没空管他,只能用钱来补偿孩子,这也养成了他挥霍无度到处惹事的毛病。
父母无奈之下将他送去了《变形计》,跟着节目来到贫困的青海山区,王晨正面临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
破旧的土坯房,稀少的食物,甚至连手机和香烟都被没收,这些对于他来说都像是折磨。
情绪暴躁的他几乎无法忍受这种简陋的环境,但尚爷爷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爷爷虽然年迈,依然细心照料他,甚至在饭桌上将自己最珍贵的几块肉放入王晨正的碗里。
那一刻王晨正第一次意识到,真正的关爱不是金钱,而是那种源自心底的温情。
几天后面对爷爷为了自己辛苦借土豆凑学费的举动,王晨正无法控制内心的愧疚,第一次为自己的行为流下了眼泪。
渐渐地他学会了反思和改变,开始理解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家人的无私爱,这段短暂却深刻的经历,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参考资料:《变形计》 刘珈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