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webbersuperman

尽管上海战场各处依然进展缓慢,但松井石根的内线作战还是获得了成效,不仅如此,多达3个步兵联队的援军也赶到了上海,这使得日军对宝山的围攻战突然间变得简单起来。自日军占领吴淞炮台后,步兵第68联队(鹰森部队)以一部向西进逼四塘河,主力则在新登陆的天谷支队(步兵第12联队为基干)配合下攻击宝山,同时浅间支队(步兵第43联队2个大队为基干)攻击月浦东北方狭窄的海岸线以威胁宝山西北方向。守军第6师残部、上海市保安总团残部以及98师一部不仅在装备上无法匹敌,就是在人数上也远远不及日军。

孤城宝山,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保卫战。


图片

9月2日-9月6日淞沪战场的攻防图

张治中的心结

正当吴淞方向的血战激烈进行的时候,中国军队指挥体系的内部又出了问题。9月4日,张治中向蒋介石请辞第9集团军司令。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治中的辞职函件

从张将军辞职书函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罗列了淞沪会战开始以来面对的种种困难战局,文字中感情流露,似有不甘,亦称自己在指挥上“似无不当之处”,又称围攻不力是空军作战没有达到预期所致。

自华北战事爆发以来,张治中就被委任为京沪警备司令,他依前次“一二八事变”的经验,大力推动“先发制人”的作战理念,7月30日深知上海战事不可避免的张在致电军事委员会时强调为确保战场主动权,务必要提前动手。南京国民政府对此持支持态度,但因京沪警备区之守备部队88师刚从西安调回、36师尚在西安,上海兵力空虚,因此回复称,“应由我先发制敌,但时机应待命令”。


图片

蒋介石常常以越级指挥而为人诟病,蒋对张的信任自十日围攻失败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十日围攻的失败,使得张主推的“先发制人”计划彻底破产,张本人也是在这些日子里备受煎熬,他深知,作战不力,主将岂有无责之理?同时,蒋介石也是逐渐对张失去了信心,待日本陆军登陆时,这种失望已达极致,遂任命陈诚为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5集团军司令。张治中认为原所部有几个师被调到陈诚的指挥下,也没有通知自己,顿生不满,隔日又与蒋介石在电话中争执。此后张已然认识到自己的宿命,在陈诚到达张治中的司令部协商协同作战时,当时的第9集团军总司令部作战科长回忆,“陈诚当面命我写命令,他讲一句,我写一句,我送给张签发,张也签了。自此以后,张治中就不大参加指挥”。


图片

第9集团军最初的作战序列

张治中后来在回忆录中对此耿耿于怀,史学家亦有为其惋惜的论调,认为他做了蒋介石瞎指挥的替罪羊,但从当时的情况看,此事的确是不可避免:

其一,十日围攻作战代表了张所主张的主动出击策略的彻底失败。从张治中的辞职函件中可以看出,重点提到了空军作战不力导致步兵强攻不能奏效,这个观点极为不妥,明显是托词,从中也可以看出张自觉作战不力,但找不出太好的理由。

其二,战事不力,主将难辞其咎。尽管张治中多次暗指蒋介石越级指挥延误战机,但从十日围攻期间的种种情况看,中国军队显然不具备一口吃掉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能力。而张又过于纠结围攻市区之得失,而对海岸防线疏于安排(按说有1932年的抗战经验,张不至于想不到日军会在背后登陆),以至于日本陆军登陆后只得仓促应对。作为京沪警备司令,此种责任实难推脱至他人身上。

其三,战事扩大,另立指挥不可避免。因日军登陆抢占吴淞、罗店,淞沪战事规模急剧扩大,那么成立新的集团军就顺理成章。况且,第9集团军在十日围攻中表现不佳,如果安排张治中再统筹管理几个集团军,恐怕除了张自己没人会有这个信心。

可以说,张的离任,在十日围攻失败之后就已经注定。蒋介石可能是考虑到自身的责任,也可能顾及张治中旧日的功勋,没有直接将其去职,但种种安排之下,也几乎就是在诱导他主动退位。这种人事安排的变化不可避免,就当时的局势来看也算合情合理。

张治中的辞职申请最终于9月下旬被批准。


图片

张治中虽心有不甘,但与第三战区的空头司令冯玉祥相比,还是甚得宽慰


罗店-浏河方向:反攻连续失败

由于得知了吴淞和狮子林方向激烈的战事,第15集团军认为必须要将罗店这个突出部铲平,因此在9月2日夜,18军再次组织了全面反击。其计划是:

其一,以51师主力固守施相公庙、曹王庙一线,派出部队佯攻,其301团守备小堂子至沈家湾原阵地;

其二,第11师为主攻,占领罗店;

其三,第14师由顾家角、北塘口之线向泥墙围、毛家宅攻击日军侧后,40旅为之策应。


图片

第15集团军作战序列

午夜0时一过,各路中国军队开始反攻,150mm重榴也进行了直接支援,日军在罗店外围的防线一时风声鹤唳。然而主攻的第11师由于之前的作战损失过大,仅能够抽出1个团来进攻,而这个团又抽出一部进行了不成功的迂回,使得正面攻击力严重不足。虽然该团趁夜以白刃战占领了罗店车站,但天明后在日军猛烈的火力下不得不后退至出发地点。

而14师方向虽占领孙家楼、顾家、油车、施杨宅、王宅等据点,更提及五斗、韩宅、南长沟等地的收复,但这些据点大部分是98师未撤退前就声称收复过的,而日军在此2日损失又极小,所以14师其实只是与98师换防后占领了一些日军放弃的据点。

由于反击效果与预期相差太大,18军又于9月4日晚再次组织反击。此次出击,各部重点在于攻击日军的侧背,以51师自西向东、11师和14师自东向西,于罗店北方试图撕开日军的防线。


图片

9月2日罗店周边态势

11师主攻潘宅以西,但出击后发现地形不利,侧翼受日军火力压制,几乎没有进展;14师则在迂回作战中占领杨家桥、吴宅等地,确实的威胁到了步兵第44联队(和知部队)的侧翼。9月6日,和知部队第2大队长浅间长之助少佐率第8中队向14师方向出击,中日双方在吴宅以西的数个小村庄展开拉锯,战斗中浅间少佐被中国狙击手命中头部毙命,第8中队长吉井清之大尉也被击毙,和知部队的这次出击最终以损兵折将而告终。


图片

罗店几成废墟

在浏河方向,9月4日,56师之331团与58师172旅联合出击,自西向东攻击了扬家湾、双美桥、西金家村等地,并于9月5日凌晨占领双草墩,对罗浏公路形成实质性威胁。期间日军守备队步兵第43联队第2大队的第5、第8中队各死伤数十人,刚上陆不久的骑兵第11联队也在西金家村受到严重打击,阵亡11人,伤17人。至9月6日,该方向形成对峙。

连续数日,具有兵力优势的中国军队都在向罗店进行围攻,但是未获明显成效,而该方向严重牵扯了中央军主力的兵力。第11师团以7个大队的兵力与67师、11师、14师、51师、56师、58师共计6个师(98师调走不计入)中央军对抗而不落下风,松井石根在日记中写道,“有报告说,罗店镇前面之敌攻击虽然尚未停止,但规模逐渐减小。从每当我炮击时敌军炮火便沉默下来这点看来,当面之敌的士气已日渐衰落。所以对于这个方向,至少暂时可以放心了。


图片

和知部队在出击中大队长被击毙


图片

浏河方向,中日双方在扬家湾、双美桥、西金家村、双草墩一线爆发激战

月浦方向:缠斗

浅间支队夺取狮子林炮台后继续向东攻击,98师之588团和583团也拿出了所有家底迎击,中国军队先是在柯宅、伍家宅顶住了南窜的日军,后又在贵家宅、杨家桥、顾家宅与日军形成拉锯。在日军炮火下,98师整连整连的伤亡,又将罗店方向的587团一部调至该方向增援。浅间支队就这样被钉在沙龙口以西整整3天时间,期间所部2个大队长先后毙命(第1大队长和田泰雄少佐头部中弹死亡,第3大队长藤本直基少佐被迫击炮炸断大腿,藤本少佐中炮后辗转返回日本本土医治但未能痊愈,最终于当年12月死亡),可见战斗之惨烈。


图片

月浦东北方向的战斗

至9月5日,中国军队终究还是没有守住防线,在浅间支队与西进的天谷支队前后夹击下,98师主力只得忍痛放弃阵地,该师583团第3营遂被困至宝山,陷入重围。

吴淞-宝山方向:牺牲换时间

如果评选淞沪会战初期最为惨烈的一次战斗,那十有八九会是宝山。


图片

宝山位于日军两个师团的中间位置,是日军内线作战的首要目标

9月1日吴淞炮台沦陷后,日军的登陆场更为稳固,继而在9月3日之后,步兵第18联队(石井部队)主力和天谷支队分别在吴淞附近登陆,吴淞-宝山一线的日军数量增加至11个大队,其中在吴淞河以北由3个大队猛增至8个大队。


图片

步兵第18联队的出发仪式

9月2日,在鹰森部队的猛攻下,第6师各部损失极大,各步兵营长官多数死伤,主力退至四塘河-宝山南侧防线;独立第37旅于当日赶来支援,协助第6师将战线稳定在大庙、曹家上、金家宅、顾家宅、公路桥一线,这里也是宝山以南最后的屏障。


图片

宝山以南的血战《抗日战史》

日军方面,松井石根不高兴了,第3师团连续几天在吴淞-宝山战线进展缓慢,松井认为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该师团的士气出现了问题,他在9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晨飞机对宝山城附近的敌军空投劝降传单,如果到下午2时还不听劝告便实施攻击,但敌军毫无动揺之色,于是从下午开始炮击。虽然多少向前进攻了一些距离,但该师团进攻宝山的斗志并不昂扬。如果他们一天都不能积极进攻的话,便会拖延天谷支队的进入。于是我一直与第3师团长谈到夜里,让他必须尽快攻打宝山城,为天谷支队开辟前进道路。至夜,第3师团还是向军汇报了明日继续散发劝降传单的打算,我觉得这是有损于我派遣军威信的做法,断然否定了这个方案。

9月4日,鹰森部队的攻势依然没有大的改观,该部被第6师和独立第37旅死死缠住,地面进攻失去了锐气。派遣军司令部再次督促第3师团,“到傍晚时分,鹰森部队逐渐逼近其西部河岸阵地。但最后还是没能击败敌军,又要过一夜了。我得知师团打算进攻宝山县城的战斗再延迟到明天,我感觉这对天谷支队的推进行动很不利。于是为了进一步督促该师团,我于下午3时命令他们继续快速攻打宝山县城。另外,还调遣刚刚登陆的臼炮大队临时归第3师团长指挥,协助攻打宝山县城。”可以说,中国军人在以血肉之躯为主力在月浦和杨行一线部署防线争取时间。


图片

天谷支队到达,切断了宝山向西的退路

但到了9月5日,战场形势急转直下,石井部队接替了鹰森部队在四塘河南侧的防线,使得鹰森部队得以集中力量向四塘河突击;另一方面,由于鹰森部队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攻击宝山城,天谷支队遂独断从中路突破,攻击至宝山西门外大街,直接切断了宝山守军的退路。但第3师团最终还是没有直接攻击宝山,松井石根对第3师团的拖延怒不可遏,直言“这种情况有轻视军部命令的事实。调查原因之后,我觉得为了今后的行动,必须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第6师在北四塘河东岸给予日军极大的杀伤,主攻金家宅火药局的鹰森部队第5中队军官全部死伤,全队仅剩不足90人,但第6师和独立37旅由于伤亡殆尽,不得不全部后撤至西岸,彻底失去了与宝山的联系。

此外,当天石井部队在吴淞河北岸渡过四塘河向西攻击,但在大新巷宅、老杨宅、陆家宅附近受到第6师一部的强力阻击,中队长铃木正英中尉阵亡。

9月6日,宝山城迎来了最后的时刻。日军以战车封堵城门,用重炮向宝山城猛轰,午前城墙东南角被轰塌,鹰森部队自突破口蜂拥而入,守军姚子青营大部牺牲于向城东的反冲锋中。面对日军的铁甲战车,中国守军全无惧色,不断逼近以手榴弹向其投掷,上海派遣军参谋部的西原大佐感叹道,“攻击宝山时,那些中国兵向我军战车不断投掷手榴弹,其精神令人钦佩”。


图片

鹰森部队第1大队记录的宝山城攻略战地图

由于战事激烈,第6师、保安总团等部有相当数量的伤员无法后送而撤入宝山,同时涌入宝山的还有周围逃避战乱的村民,中国俘虏交代聚集于宝山城内的各部零散人马超过千人。日军入城后随即对中国军民进行了肆意屠杀,松井石根对部下的暴虐也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次战斗中,投降的敌军共约500名。但后来发现他们有抵抗的意图,便全部枪杀了。”上海派遣军参谋长饭沼守也有类似的记录,“约有600名俘虏,最初有200-300人打着白旗来,其后退却,被到来的部队以敌对行为为由击灭。”西原一策也称俘虏了约600人,但地点是在周家宅西南的无名村落,即宝山城西门外大街再向西的位置,当然西原大佐记录中俘虏们的结局是一致的,“全部枪杀”。

日军亦记录有一部中国军队自宝山北侧突围而出,而城内零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隔日才结束。围绕宝山的5日激战,日军死伤不下400人。

至此,上海派遣军的内线作战完成目标,虽然时间上晚了一些,但日军两个师团已经保证了直接联系,为后续的作战铺平了道路。


图片

日军炮兵部队因运输极为艰难,淞沪会战初期没有完全发挥出威力


图片

上海开战近一个月来,四处已是残垣断壁


虬江码头:偷袭

在吴淞地区激战的同时,日军又以一部兵力偷运至上海共用租界的一角,准备与海军陆战队开辟新战场。

原来,自淞沪开战以来,日军苦于缺乏陆地机场,只能强烈依赖航空母舰飞行队,但舰上飞机受航程和飞机数量的限制,始终无法完全控制上海的天空。为此,日本陆军与海军合谋,自沪江大学以北主动出击,使公大机场外围获得数公里的安全地带,进而引入海军和陆军的航空队以此为基地进行作战。


图片

虬江码头和公大机场,饭田支队9月6日的作战行动

第3师团以石井部队第3大队为基干编成饭田支队(步兵4个中队,速射炮和联队炮一部,野炮1个中队,工兵1个小队)于上海共同租界登陆,于海军联络后在9月6日清晨发起进攻。该部计划先以第9中队在虬江码头北侧登陆,再以第10中队趁乱向北强渡河口。但作战的执行并不顺利,第9中队登陆初期进展顺利,但守军61师366团一部反应过来后依托码头仓库顽强抵抗,第9中队直到下午16时才完全占领码头,但中队长中村大尉战死;另一方面第10中队的强渡作战从早晨6时开始连续失败,直到傍晚才借助工兵队的浮桥渡河;焦急的饭田三郎少佐实在等不及了,将预备队第11中队以冲锋舟直接输送至虬江码头,至19时日军已有3个中队出现在码头北岸。


图片

饭田支队一部的登陆作战

57师和独立第20旅各一部向366团防线靠拢,57师342团组织数个连的敢死队将饭田支队阻止于码头附近。尽管日军登陆的部队不多,但由于其行动隐蔽,中国军队难以准确估算对手实力,以至于形成恐慌情绪,如9月6日虬江码头附近守军上报毙敌800以上(当天饭田支队实际阵亡20-30人),这也严重影响了指挥部的判断。

上海市区、空中战斗及其他

9月3日,日本海军在华南地区进行袭扰作,其中“夕张”号发起东沙岛攻略战,派出小艇登陆。不想恰逢香港附近发生台风,波及到东沙附近,导致一艘小艇倾覆,12名水兵失踪,最终确认战死。最终日军还是登陆了东沙,在未经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岛上的电信所和气象观测站,俘虏中国军队中校以下27人。

中国空军继续对日本舰队进行空袭,9月6日,松井石根在日记中写道,“今夜,军舰“由良”号受到敌机轰炸,有3颗炸弹落在军舰侧翼的海上(约30公斤的炸弹),其破片炸伤了2名水兵。我却全然不知,一直在沉睡中,真是可笑至极。”当天,《同盟旬报》亦刊登新闻,海军机关大佐小野胖和海军中佐中村胜平于舰上受炮击负伤,小野大佐伤势严重。

9月4日,加贺号一架战机在上海广东墓地附近被击落,飞行员2人死亡;同日,“川内”号水上飞机在浏河附近受中国空军截击,驾驶员藤冈军曹毙命,该机最终由副驾驶勉强飞回。

自9月2日至9月6日,华中战场日军战死472人,其中:

9月2日33人:第3师团战死23(吴淞);第11师团战死6(罗店、狮子林);海军战死4(市区4)

9月3日106人:第3师团战死31(吴淞);第11师团战死57(大部月浦东北、其余罗店);碇泊场部队伤死1;海军战死17(东沙岛12,市区5)

9月4日86人:第3师团战死22(吴淞-宝山外围);第11师团战死52(大半浏河以东、其余罗店和月浦东北);碇泊场部队伤死1;其他战死4;海军战死7(空中3,市区4)

9月5日148人:第3师团战死53(大部宝山以南);第11师团战死93(月浦东北约20,宝山以南约30,其余罗店附近);其他伤死1;海军战死1(市区)

9月6日99人:第3师团战死49(宝山、四塘河、虬江码头);第11师团战死41(大部罗店);野战重炮兵第10联队战死1;其他伤死1;海军战死7(市区)

截止9月6日,华中日军阵亡总计达到1822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