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临近,很多赛事保障工作人员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护着赛事运行。比如说在亚布力雪场,造雪、缆车、照明、赛事计时,都需要用电。那么雪上项目比赛场地用电,是如何保障的?

记者来到此次亚冬会高山滑雪项目赛道旁,亚冬会亚布力赛事区域温度低、赛道依山而建,赛道坡度很陡峭。在赛道外,积雪很厚,还有很多的树。


这样的情况下,电力供应绝非易事。这里十千伏线路就有50多公里,分布在赛场周围,还有很多箱式变电设备分散广泛,给供电保障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怎么保障线路安全和日常检修呢?


孙师傅是国网黑龙江电力滑雪巡检队的一名保电工作人员,当地电力部门为了保障亚冬会高山滑雪项目电力保障的快速响应,成立了滑雪巡检队。在日常运维巡视过程中,通过雪板快速直达雪场电力线路、箱变等电力设施。


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亚冬会保电柔性团队队长 孙彦峰:后台有数字化电力保障系统,它实时监控这些设备的负荷运行情况。如果系统发现判断哪个地方采集的数据有异常,就派出我们迅速到达这个地方。


孙师傅所说的数字化电力保障系统,是电力部门为本次亚冬会保电搭建的数智化保电指挥平台,可以融合各项供电数据,实时感知涉及亚冬会相关变电站、输配电线路、配电站房及保电场所的电力运行状态。平台可将指挥部下发的保电任务,自动分发到现场保电人员手机移动终端上,迅速定位开展检修。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尚志市供电分公司副经理 张勇:保电地点有高山与越野等8个比赛场地、15个保障场馆等,保电环境地势复杂、气温低、海拔高。为做好赛事期间的保电巡视,还特别成立一支滑雪巡检团队和一支无人机智能化巡检团队,负责高山雪场地段的设备巡视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比赛场地及重点场馆的电路摸排,为亚冬会顺利召开做好了电力保障。


每天,孙师傅和团队都要在皑皑白雪中穿林而过,冒着严寒检修设备。然而,对于他来说,虽然环境艰苦,但是能够为亚冬会保驾护航,也让他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情。


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亚冬会保电柔性团队队长 孙彦峰:环境苦,现在这么看,滑雪工作快,但更快乐。能为亚运会这么大的赛事服务一次,快乐加倍。

(总台央视记者 郑怡哲 张雪松 王祖彦 赵迎晨 黑龙江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