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认为不按专业就业,专业不对口就业,就是浪费,这是过时的观念。


▲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目前在票房和口碑方面一路领先。图/新华社

|熊丙奇

2月1日,词条#哪吒导演回应啃老三年#登上热搜第一。据媒体报道,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目前在票房和口碑方面一路领先。

导演饺子(本名杨宇),毕业于名牌大学药学专业,但从大三起,他就开始自学三维动画,并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下去。转行三维动画时,饺子曾花费三年多时间,一心待在家中打磨自己的动画短片。最终,他交出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一炮而红,斩获国内外30多个专业奖项。

在接受采访时,饺子回应了“啃老”三年这一话题。他说,在自己准备自学三维动画的时候,母亲对他很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严格说来,饺子这三年并不是在“啃老”,而是在父母的经济支持下,学习三维动画,搞创业。大学生毕业后“不就业”、无所事事“啃老”,与继续靠父母经济支持“慢就业”、“尝试创业”,是不一样的。

前者需要大学毕业生摆脱依赖父母的心理,积极对待就业,做到“自食其力”;后者则需要家庭与社会给这样的选择多一些包容,让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以及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事实上,饺子在推出自己的作品后,随即成立了工作室,并在2019年推出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以逾50亿元票房和1.4亿观影人次的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他在家“啃老”的三年,可谓是他创业的初期。

近年来,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出现了“间隔年”“慢就业”等概念,就是在毕业后不马上就业,而是利用一段时间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对此,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啃老”,为不找工作找借口,但越来越多选择“慢就业”的大学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一方面,这被认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发展选择,本来是多元的,不只是毕业后马上就业的单一选择。

不仅家长和社会对“慢就业”的宽容度提高,我国一些省份还为此调整了毕业生就业政策,如延长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等。

饺子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工作”,而是学三维动画、打磨自己的作品。现在看来,他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准备创业。但在当时,父母能给予包容,没有责怪他不务正业,没有逼着他去找工作,是很了不起的。

当前,对于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仍然有父母会泼冷水,担心一旦失败,既耽误时间也浪费资金。从父母的角度而言,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饺子的经历恰恰说明,父母对其放弃本专业“不务正业”的包容,恰恰成就了今天的饺子。

也有人说,像饺子导演这样成功的凤毛麟角,更多的是折腾多年一事无成。然而,对于个体发展来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家庭和社会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包容,十分重要。父母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急于求成”,社会也不能用一个成功模式来评价所有学生的成长、发展。

比如,简单地认为不按专业就业,专业不对口就业,就是浪费,这就是过时的观念。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是不一样的,且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尊重个体根据自己兴趣、能力做出的选择,才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当然,每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环境不同,类似饺子的选择可能不具有普适性,不能一概而论。

更重要的是,家长、社会的包容与学生个体的自主规划、积极探索需要“相向而行”。这会拓宽每个个体的成才选择,也有利于促进各行各业涌现创新拔尖人才。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刘军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