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对垭口坟对尖,富得流油又冒烟”,老祖宗住宅选址之讲究

我爱跑农村,每次到山区,听到最多的就是老辈人的一句话:“屋对垭口坟对尖,富得流油又冒烟。”这话说的是住宅选址和坟地选址的事儿。

老百姓讲房子对着山坳(垭口)能发财,坟地对着山尖有福气。过去山区农村的房子大多数真的都是对着山坳建的,可是富得“流油冒烟”的人家其实没多少。

山里人讲究,住房要远远地对着两座山中间的凹处,也就是垭口处。我看了不少古宅,从四合院到三合院,有点门道的住宅,还都真的遵循这个规矩。

咱们过去讲究个风水,大山两边像是把房子搂在怀里,前面开阔,后面有靠,让人住着踏实。这种地形搁在现在来看,也确实合理。山坳里的房子避风效果好,冬暖夏凉,还不容易遭水淹。

一个住在山里的老叟给我讲过这个道理:“垭口这地方风水好,山挡风,水有头,再加上地势开阔,种庄稼方便,不怕水淹地。”



山坳里也分好坏。山两边的坡度要缓,山势要平稳,不能太陡。要的是温和的环境,太陡峭的山容易给人压迫感。

翻开农村的老黄历,建房选址还有不少条条框框:

  • 房前不能有直冲的路
  • 不要有水塘对着门
  • 别让大树挡在门前
  • 房后忌讳有流水

看着这些讲究,跟现代建筑学的一些原则还真有点相似。不让路直冲是怕车辆失控,不要水塘是为了安全,大树挡门影响采光,后面有水容易潮湿。



去年我在湘西一个村子采访,遇到个老木匠。他说:“垭口建房不是为了求财,是为了让子孙过好日子。住得舒服,人就有精气神,做事也有劲头。”

这话让我想起现在的一些居住环境问题。住宅小区建得密不透风,楼间距小得伸手就能握个手。老祖宗的这些经验,放到今天看,还真有参考价值。

国家住建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城市绿地率要求已经提高到35%以上。新建小区都在讲究“望山见水”,跟老祖宗的居住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回头看看老祖宗的住宅选址标准:



  • 前低后高,地势要稳
  • 左右有山,像是依靠
  • 前面开阔,采光通风好
  • 背山面水,不受风侵

这些要求,跟现代建筑学追求的“安全、舒适、环保”,说到底是一个道理。

不过现在城市化速度快,能有这种理想居住环境的人不多了。但这些老经验告诉我们:选房子还是得看地形地势,要考虑采光通风,关注周边环境。

建房选址这事儿,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确实值得咱们学习。只房子对着山坳就能富得流油,这话就当个美好祝愿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