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台湾女艺人徐熙媛(别名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病逝,年仅48岁。()消息一出,令众多粉丝和网友感到震惊和悲痛。
另据潇湘晨报援引台媒,由于大S家人都在日本,因此大S将在日本进行火化,届时全家人再把她骨灰带回中国台湾,至于告别式,家属目前还在协商中。据台湾三立新闻网报道,大S生前与汪小菲的官司未解,汪小菲今日(3日)将从泰国前往台湾。
作为“初代偶像剧女王”,大S徐熙媛出演过《流星花园》《转角遇到爱》《泡沫之夏》等多部影视剧,凭借《流星花园》中的“杉菜”一角走红。
演艺圈多人发文悼念
据报道,吴宗宪和大小S一起主持《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得知消息后,吴宗宪表示相当惊讶,“天妒红颜。和她共事多年,虽不算是深交,但觉得有缘同台多年,心里面还是感觉非常难受⋯⋯希望她一路好走,放下凡尘俗事,于此无忧⋯⋯⋯”
胡兵、朱孝天、黄晓明、刘若英等也发文悼念。
日本流感有多严重?
据央视新闻今天的消息:日本自去年12月下旬流感患者人数创下新高之后,一些医院和药店受部分医疗机构过度囤购药品造成库存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日前出现流感药短缺的情况。
另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日本国内累计流感病例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
此外,据新华日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1月份表示,自25年前有可比数据以来,日本2024年12月最后一周的单周流感病例数创下历史记录。2024年12月23日至29日期间,日本共有317,812人被诊断出患有流感,比上一周高出10万人,比2023年同期流感季更是高出三倍,创下自1999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每周记录。根据厚生省报告的从全国5,000个医疗机构收集的数据,这意味着每个机构平均有64.39名患者。这一数字明显高于2023年最后一周21.65的平均值。
不过最新报告显示,日本部分地区流感感染率连续两周下降。截至2025年1月26日,岩手县传染病信息中心报告每个医疗机构平均有12.08例新感染者,约为前一周的一半。尽管出现了下降趋势,但公共卫生当局仍然不断呼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潜在的爆发。
流感为何会致命?
流感(Influenza)在中文中称为“流行性感冒”,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Common Cold)在流行,对流感掉以轻心,但其实,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传播迅速,常常引发大流行,对人们的健康威胁较大。
以近期高发的甲流为例,感染后,患者通常会突然高热,体温可达 39℃甚至更高,同时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咳嗽、咽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尤其是儿童。对于老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等高危人群,流感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呼吸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据 WHO估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500万的重症和29 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南京脑科医院(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科医生表示,流感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虽然叫流行性感冒,但病毒是无差别的攻击全身器官的。如果攻击肺部,常常在肺部有基础疾病的时候,并发其他一些病原体感染,所以流感的初期以病毒为主,后期可能就会并发细菌,甚至是真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加重之后容易引起死亡。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感染不易控制,有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公开报道显示,大S常年身体不佳,患有心脏病、癫痫等多种基础疾病,有过多次就医抢救经历。
“肺炎合并休克或肺炎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又或是肺炎合并休克的同时需要使用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就属于重症肺炎,因重症肺炎被收治进ICU的患者死亡率可高达30%-40%。”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华妹表示,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消息看起来,由于大S就诊及抢救的具体过程尚不清楚,不适合贸然加以分析,但大家需要知道的是,在流感高发季节,虽然全人群普遍都存在感染风险,但某些特定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陈华妹介绍,大部分重症肺炎患者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疾病或者免疫力较低下,如老年人和儿童。同样的病毒,同样的病毒载量,在一个正常成年人身上可能症状较轻,甚至没有症状,但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这可能就是“导火索”。另外,慢性疾病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30的肥胖者、妊娠期妇女和围产期女性等,都是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的特定人群。
“最近流感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即使还年轻或是平时身体很好,也有一定概率感染。如果在流感的基础上合并其他的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病情可能会比较严重。当然,即使得了流感,发展成重症肺炎的依然是非常少数的一部分人,大家不用担心。”陈华妹说。
编辑 | 杨秋煜
来源 | 新华社 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 环球时报 荔枝新闻 新闻晨报 潇湘晨报 科普中国 天津疾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