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张灯结彩,祖国各地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筹安排、科学组织,加强电网稳定管理,强化春节应急值班备勤,确保大电网安全,保障安全可靠供电。广大干部员工坚守运维一线,落实落细责任,协同配合加强特高压跨区互联互济,多措并举提升电网运维水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春节用电需求。

特巡特护特高压电网

一条条“空中走廊”纵横交错,大电网将可靠电能送至负荷中心。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提前制订保电方案,加强特高压换流站和线路特巡特护,确保跨省跨区电力输送通道畅通,实现电力资源互补互济,保障节日期间电力可靠供应。

“报告值长,无人机、轮式机器人与轨道机器人春节保电特巡任务安排完毕,运行状态良好!”1月31日,国网天津高压公司1000千伏特高压海河站值长曲楠正在组织春节保电特巡工作。实时监测画面中,一架四旋翼无人机向着1号主变上空平稳飞去,随着舱门缓缓升起,轮式智能巡视机器人“小海”走向1000千伏设备区进行红外测温工作。


▲国网天津高压公司员工在1000千伏特高压海河变电站内,开展红外测温及气室压力检查工作

作为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的枢纽点,海河站是华北特高压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站聚焦数字赋能发展方向,融合无人机、高清视频、机器人、在线监测、数字化表计等多维智能手段,构建“空天地”立体智能巡检系统,有效提升变电设备巡检质效。

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特高压巴岳站智能监控室,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特高压交流运维中心值班长康友鹏登录数字化站平台,启动设备智能巡检,高效开展变电站巡视和监控。


▲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员工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特高压巴岳站应用数字化站平台开展智能巡检

重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之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连接点。目前,“川电入渝”特高压工程已建成投运,每年可从川西等地向四川、重庆负荷中心输送清洁电能约350亿千瓦时;“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正在加速推进,工程投运后可进一步增强重庆电网的保障能力,优化全国电力资源配置。

1月31日8时,正月初三,位于福建云霄县的闽粤联网工程换流站主控室内,国网福建超高压公司运维人员陈永福和郑伟龙应用智能巡检系统一键下发无人机自主巡检任务,实时监测保障换流站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闽粤联网工程是连接福建、广东两省的电力大动脉,是电力资源实现互补互济、调剂余缺的重要通道。春节期间,闽粤联网工程换流站运维人员坚守岗位,全天候监测设备状态,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换流站构建设备“外部状态可观、内部状态可测”全方位智能巡视体系,原本需3名运维人员4小时完成的巡视任务,缩减至40分钟,显著提升了换流站设备巡视效率和运维质量。

精益运维枢纽变电站

枢纽变电站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工业园区、交通枢纽和旅游景区供电安全。公司各单位加强枢纽变电站值班值守,强化供电设施巡护,提前开展降温降雪防范及应对工作,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量子激光雷达能对10公里范围内的大气颗粒物、云层、风场等进行监测,为春节期间电网调度和运维工作提供更精准的气象数据。”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在安徽合肥220千伏候店量子应用示范站内,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值班员朱玉洁打开数字孪生系统,10千伏开关柜实时运行状态一目了然。

位于合肥高新区“世界量子中心”核心地带的220千伏候店变是国内首座量子应用示范站,为周边国仪量子、科大讯飞等高新技术企业供电。今年春节,该站应用18类85台(套)电力量子技术成果,大幅提升了区域供电可靠性。


▲国网河北衡水供电公司员工对220千伏衡水站开展“人工+机器人”联合特巡特护

“110千伏衡铁线168间隔运行未见异常。”1月30日,国网河北衡水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在220千伏衡水变电站认真核对衡水北站供电专线智巡结果。

河北省衡水市是连接雄安、商丘、石家庄、济南、沧州5个方向的高铁网络的重要高铁枢纽城市。220千伏衡水变电站承担着衡水北站铁路线路供电任务。为保障铁路供电专线稳定运行,国网衡水供电公司采用“人工+智巡”全方位立体化巡检模式,360度无死角监视线路设备运行状况。自1月14日春运启动以来,该公司应用巡检机器人巡检6次,累计进行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69次、无人机登顶检查16次。

春节期间,国网河北电力全面加强枢纽变电站和供电线路巡检,70座重要变电站恢复有人值守,各级各专业2万余名值班人员随时待命,采用巡检机器人、空中无人机、塔杆摄像头等立体化巡检模式,细致开展设备隐患排查,确保电力可靠供应。


▲国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员工加强重要变电站巡视,确保春节期间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1月30日,山东省临沂市琅琊古城景区灯火阑珊,游客络绎不绝。国网临沂供电公司河东集控站工作人员远程操控智能巡检机器人,对110千伏金桥、九曲站展开巡视。该公司创新应用“保电日历”,定期开展智能巡视,并制订19座变电站、28条线路融冰方案,提前进行市区枢纽变电站电容器、电抗器的整组试验,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数字化管控配电网

配电网是服务客户用电的“最后一公里”。公司积极推进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广泛应用数字平台和智能设备助力春节保电。


▲国网浙江宁波供电公司员工利用VR及体感技术操控无人机,巡检花岙岛线路

“与之前的传统无人机相比,VR飞行眼镜巡检效率提升了近20%,线路隐患精准识别率可达95%。”1月27日,国网浙江宁波象山县供电公司鹤浦供电所工作人员叶维杰戴上VR飞行眼镜,化身“飞手”轻松完成对花岙岛输配电线路的巡检。

花岙岛位于浙江省象山县的最南端,地形复杂、礁石林立,巡线难度极大。国网浙江电力将无人机作为提升配网运检质效的重要抓手,差异化配置无人机巡检周期,大幅提升巡检消缺效率。

在青海湟源宗家沟景区,游客穿梭在绚烂的灯光世界流连忘返。1月30日,国网西宁供电公司员工应用自主研发的首个智能巡检机器人,对地下4米深处电缆隧道内的110千伏杨乐线开展红外热成像测温、环境及气体检测等自主巡视。目前,该公司深化应用数智化技术,构建“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运维模式,提前完成涉及冰雪旅游的18条配电线路、7座变电站、11条输电线路的巡视运维任务。

在辽宁鞍山,配网全景监测平台就像调度员的“千里眼”,极大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和指挥调度效率。国网鞍山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龙小芙介绍,应用配网全景监测平台,配网调度员可快速研判节日期间故障情况,将预警信息迅速转化为主动抢修工单,精准派发至一线保电人员。


▲国网辽宁鞍山供电公司员工利用配网全景监测平台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有了智能化手段的助力,春节供电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国网辽宁电力积极推动电网运维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深入应用无人机、配电自动化等智能技术手段,实现运维各环节的透明化管控和故障秒级自动研判,全面提升配电网数字化全过程管控能力。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