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1月3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的一番言论,可谓“石破天惊”。他明确提出,“日本当年为何发动战争?为何无法避免战争?为何无法中途停止战争?”这些问题都是应该讨论的。应该说,这个表态,不仅是石破茂首相在历史观上的明示,也为日本在战败80周年之际,对过往侵略战争的历史进行更深层次的反省提供了契机。
在探讨石破茂这个表态之前,还值得一提的是他一些相关言论和行动。此前,在关于日本80年前战争的一场论坛上,石破茂不再沿用日本官方长期以来的“终战”之说,而是改用“战败”一词。这个细微但意义重大的变化,显示出石破茂已经开始正视日本那段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愿意直面那段充满血腥与苦难的过往。
要深入理解石破茂的表态,就不得不回顾日本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所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无数无辜生命被夺去,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无数文化遗产遭到毁灭。
面对这样一段历史,日本社会以及政坛内部长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有一部分人能够正视历史,承认侵略罪行,表达深深的歉意;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人试图美化侵略历史,甚至为军国主义招魂。这种分裂的历史观,不仅阻碍了日本与被侵略国家之间的和解进程,也影响了日本自身的国际形象和发展道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石破茂的表态显得尤为珍贵和积极。他不再回避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事实,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呼吁日本国民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检讨。
可以说,石破茂的表态有助于消除日本国内部分人对侵略历史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念。通过强调“战败”而非“终战”,他明确指出了日本在战争中的失败者和加害者身份,从而引导日本国民以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态度看待历史。
可以说,石破茂的表态有助于提升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一个能够正视历史、勇于承担责任的国家,更容易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这对于日本在全球化时代拓展国际空间、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反省过程中,日本需要正视自己在战争中的暴行和罪行,向受害国和受害民族表达真诚的歉意和悔悟。同时,日本还需要深入剖析战争根源,探究军国主义思想如何在日本社会滋生蔓延,以及如何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现在,日本德仁天皇与皇后已经表示希望在战后80周年之际访问冲绳等地。我们也有理由希望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预定的今年访华计划中,增添有关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遗址和馆址看一看的行程。历史的和解,从来都是建立在对历史不断、深刻的反省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