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2月2日,“陕北榆林过大年”中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全国秧歌展演迎来了第二日的演出,来自省内外的11支秧歌队登场献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文化饕餮盛宴。
秧歌一扭,年味就有!当日13时许,随着一阵激昂的鼓乐声响起,街头立马热闹起来,一支支衣装鲜艳、造型各异的秧歌队,在万人瞩目中依次登场,演员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舞动起来,花伞翻飞,绸扇飘舞,不时变队形、走花样,喜庆欢腾的节日氛围感瞬间拉满。
韩城行鼓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时,鼓手们头戴红巾,身披赤甲,做出骑马蹲跨姿势,随着令旗挥舞,击鼓敲镲,铿锵有力,声震长空。“韩城行鼓是第一次参加全国秧歌展演,我们从多支鼓队中挑选了40岁以下的青壮年演员,为的就是把行鼓刚劲威猛的特点表现出来,把最精彩、最正宗的韩城行鼓展示给大家。”韩城行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卫大伟告诉记者。
同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井陉拉花,与韩城行鼓的风格迥然不同。井陉拉花音乐古朴典雅、节奏鲜明,舞姿沉稳含蓄、富于变化,二者交相辉映,刚柔并济,浑然一体,赏心悦目。“我们精心准备了两个多月,派出47人的演出队伍,追求最好的现场表演效果。”河北井陉矿区拉花艺术团团长王云表示,希望借全国秧歌展演的机会,和民间艺术界的同仁交流借鉴,共同进步。
横山腰鼓气势足,劲头猛,动作有力,鼓声雷动,如游龙翻飞,似万马奔腾,将黄土高原儿女的炽热与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榆林市横山区文工团团长范廷飞介绍,今年横山腰鼓团队不仅增加了演员数量,重新编排了队形,并且加入陕北民歌的元素,让观众们看到更多姿多彩的横山腰鼓。
两个多小时的展演中,11支参演秧歌队,各显其能,尽情展示秧歌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热闹欢腾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秧歌展演非常震撼,特别是今天看到很多秧歌队里都有年轻演员,我们年轻人就应该把这种地方文化传承下去,让它发扬光大。”市民王宇说。
在观看秧歌展演后,市民马晓妮显得颇为振奋:“这么多不同风格的秧歌能齐聚榆林进行展演,看得过瘾够劲。造型装扮还有音乐舞蹈一出来,感觉年味儿扑面而来。特别是今年有高质量的直播,可以第一时间分享给外地的同学和朋友,让他们也能感受一下我们陕北秧歌的魅力。”
文/记者 马腾 张泰毓 刘浩波 见习记者 折无为 图/记者 杨彬
编辑 叶蕊 校对 刘雅娇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