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打春等,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含义。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朱新昌《迎春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立春的许多习俗,也都与勤劳、耕种、希望有关。正如宋朝诗人王镃在《立春》中所描述的:

泥牛鞭散六街尘,

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

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在闹市鞭打泥牛,象征着春耕的起始;立春之日有食春饼、生菜的风俗,有咬春、尝鲜、迎新的意思。

你可感到,今日的风已无冬日里刺骨的寒意,变得和软温柔;

你可看见,梅花凋落,柳树发芽,季节静静轮转,自有花木代言。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来源 | 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

编辑 | 王丽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