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2月1日,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签署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
特朗普在竞选阶段就曾多次放风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的商品加征关税,甚至一度威胁对中国商品加税到60%。
如今,靴子落地,对中国商品加税10%,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商品加税25%。
特朗普这么做的理由是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属于振兴美国制造业一系列措施的组成环节。然而,特朗普推出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遭到广泛反对。
特朗普的这些措施不仅不会改善美国经济,反而增加了美国民众的消费压力,更导致大流行以来饱受冲击的国际产业供应链雪上加霜。
特朗普挑起的这场关税风暴,无疑是美国单边霸权主义的极致表演。这一幕错乱的霸权狂想曲,或许会把世界经济拖入惊涛骇浪之中。
一、英美斗法前车之鉴!
1894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国成为第一;
1910年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1914年,欧洲列强分裂为两个阵营:法、英、俄在1907年组成三国协约;德、奥匈、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开战之后,双方势均力敌。
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并最终成为胜利国。
然而,美国作为一锤定音的最强国家,却被英国联合各国排挤出了瓜分战后利益的巴黎和会。美国相当于完全错过了这场饕餮盛宴。这样就埋下了美国报复英国和欧洲列强的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增长。但美国通过关税保护国内市场与产业的行为越来越密集。
1922年,美国通过了《福德尼—麦坎伯关税法》,使得1923年到1929年间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上升到38.2%。
以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大国,爆发了以关税为目的的各种贸易战,贸易保护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1930年,美国国会在贸易顺差的情况下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从40%提高到47%,农产品关税税率提高到48.92%。
美国作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率先提高关税、发起贸易战,掀起了大萧条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第一次浪潮。
美国1930年通过的贸易保护法案《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实施后。1931年11月,英国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进行反制,实施了《非常进口税法》,通过征收高关税对某些进口商品实行贸易限制。
美国和英国两个大国引发的大国贸易战,逐渐波及到其他国家。
法国通过修改关税税则对来自英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5%的关税;
加拿大和南非对从英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反倾销税;
荷兰把进口关税提高到25%;
德国也对某些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补偿性关税。
贸易战向货币领域蔓延,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发展。
二、二战祸根!
1917年4月,美国加入了协约国阵营。原本协约国胜算大增,但是沙俄爆发十月革命,在德军十一天的攻势中被迫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宣布退出战争。
俄国退出,使德军可以集中力量向西作战。
但是犹太资本纷纷掣肘,罢工停产导致德国经济崩溃,前线动摇,随后战败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民族主义者认为,德军在前线作战时,犹太群体煽动舆论,使政府不得不向敌国投降,是帝国之敌。
沙俄爆发革命,德国内部动荡,导致欧洲局势更加混乱,连最终胜负都没有较量出来,战争就宣告结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场没有打完的战争。
德国在战败之后割地赔款,当然一万个不服气。这也是小胡子利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迅速上台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么发生的呢?
表面看,是小胡子野心勃勃要吞并欧洲才引爆了二战,但在小胡子掀桌子之前,美国和英国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大萧条才是大战的根源。
1930 年,美国炮制出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仿若一颗重磅炸弹,脆弱不堪的国际贸易体系核心地带。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针对2万多种进口商品大肆加征关税,平均税率飙升至 53.2%。
美国政客妄图筑起这道高耸的关税壁垒,为本国产业抵御外来竞争。
然而,全球各国纷纷祭出报复的利刃。贸易壁垒在各国迅速蔓延。国际贸易规模在短短数年间惨遭腰斩,锐减三分之二。
美国自身进出口贸易遭受重创,大量货物堆积港口无人问津。工厂海外订单枯竭,纷纷倒闭关门,失业大潮汹涌澎湃,失业率一度冲破 25%的警戒线,经济陷入无尽黑暗的深渊。
1930年代的全球大萧条就是美国亲手导演的自杀式经济悲剧,至今依然是经济学界警示后人的经典反面教材。
大萧条时期,关税战与货币战是贸易战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国组合为多个利益集团,包括英国为中心的“英镑集团”、美国为中心的“美元集团”、法国为中心的“黄金集团”、德国为中心的“德国集团”、以日本为中心的“日元集团”。
目前的世界现实,与美英贸易战引发1930年代大萧条的状态何其相似乃尔。
三、美国野心勃勃!
如今的美国,仿若罹患顽固性失忆症,对历史的惨痛教训视而不见。
实际上,美国不是无视二战爆发的教训,而是十分乐意总结二战爆发的经验!
为何如此?只因为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手,也是最大受益国!
美国赖以起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最大机遇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硝烟散尽之后,欧亚大陆满目疮痍,美国因为本土地缘优势避免了战争冲击,不仅一举跃升为全球头号经济强国,还顺势推出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大陆进行经济殖民。
欧洲大陆从此被美国纳入经济一体化的整体布局之中,传统欧陆列强从美国的对手都变成了美国的跟班小弟。正是凭借对欧洲大陆的控制权,美国才跃升为最强大的帝国,建立起覆盖大半个地球的霸权体系。
那么,如今面对各国对美国霸权构成的挑战,也许美国统治精英集团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更有利!因为美国依然可以隔两大洋之岸观亚欧大陆之火。
只不过,俄罗斯早已有言在先,如果爆发三战,美国本土一定会被卷入战争,休想继续坐山观虎斗。
四、中国气吞山河!
美国蓄意对中国发动关税战,妄图以加征关税之举遏制中国发展。
中国制造业历经数十载砥砺奋进,早已钢筋铁骨不畏重压,创新能力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科技封锁战之后更是如日中天。
特朗普这一纸关税令可以说毫无意义,我们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继续做好自己。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纠集西方阵营,在政治上对中国进行孤立,妄图将中国隔绝于国际政治舞台之外;经济上实施全面制裁,切断贸易往来与技术援助,欲使中国在经济困境中窒息;军事上屡屡寻衅滋事,从朝鲜半岛到台湾海峡,战火纷飞,妄图以武力胁迫中国就范。
但中国人民凭借钢铁般的意志与顽强不屈的精神,不仅有了两弹一星,筑起坚不可摧的国防堡垒;还逐步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一路披荆斩棘,在困境中逆袭成长,硬生生闯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2017年以来,面对美国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封锁与芯片断供,中国自主的麒麟芯片、鸿蒙系统、Deepseek大模型应运而生。
70多年来,美国所有的遏华计划,最终都沦为国际笑柄。所有的阻挠,都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前行的动力!
五、帝国崩解交响曲!
中国以气吞山河之势融入世界经济浪潮,早已是全球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中国商品物美价廉之特质,源源不断地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澎湃动力,宛如点亮世界经济夜空的璀璨星辰。
美国消费者不得不直面物价飞涨的残酷现实,来自中国的平价优质商品,因关税成本转嫁,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大幅攀升。美国中小企业长期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稳定供货,在关税阴霾笼罩下,订单锐减、成本飙升,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历史早已如明镜高悬,清晰映照出霸权思维主导下的贸易保护主义,乃是一条荆棘丛生、通向绝境的死路。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将谱响霸权崩解交响曲。
关注汉唐智库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