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九点,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火炬传递将正式开始,火炬传递的起点,就位于哈尔滨的百年老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风情街。现场的情况究竟如何?火炬传递路线设计有何亮点?

  总台记者 张程: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启火仪式即将开始。现在,台上已经摆放好火种盆,稍后的启火仪式中,将会迎接火种入场、点燃火种盆、最后点燃火炬。即将跑出第一棒的火炬手是哈尔滨籍运动员、中国女子花样滑冰前世界冠军申雪。


  今天还是立春节气,意味着新岁开启、万物复苏,虽然此刻现场的户外温度只有零下20摄氏度左右,但随着亚冬会的脚步渐行渐近,也是哈尔滨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的开始。

  今天参与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的火炬手共计120名,平均每人奔跑的距离大约是90米,在这总计约11公里,接近2万步的历程中,汇聚了哈尔滨最知名、最重要的城市地标。


  比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风情街,这里既能找到百年老字号的老味道,也能发现网红打卡的新潮流;既能找到哈尔滨人关于童年留下的光阴的故事,也能在鳞次栉比的商业浪潮中感受推陈出新的新业态。


  火炬手的脚步,还将到达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这座高22米,始建于1958年的高塔,见证着哈尔滨人将曾经惊涛骇浪的松花江水,治理成如今风平浪静的母亲河。就在防洪纪念塔脚下的松花江面,如今的冰雪嘉年华平均每天都会迎来超4万名游客,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火炬手的身影,还将经过群力丁香公园,在这里的公益冰场上,您能充分感受到3亿人参与冰雪的小目标正在照进现实,无论是年逾花甲的白发老人,还是十几岁的翩翩少年,滑冰都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必备技能,也许,下一个任子威、武大靖就在他们中间。


  截至目前,亚冬会各比赛场馆、各比赛项目的前期测试赛已经全部完成,各项筹备工作均已就绪。稍后,火炬手们的轮番接力,既是吹响了亚冬会即将开幕的号角,更是冰雪文化的传承、冰雪运动的火爆、冰雪经济的繁荣、"冰城"变"暖城"的华丽转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