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 总第771

本期编辑:张正阳 江文轩

审核:叶维杰 关云逸

执行主编陈卓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利息支付占巴基斯坦政府收入的61%。图源:《金融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1月31日报道,多种迹象表明,巴基斯坦军方对政府的影响力已达巴前总统穆沙拉夫(2001-2008年任巴总统)下台以来的最高水平,巴军方正逐步接管巴经济。第一,巴军方是巴发展项目的重要投资人。由巴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领导的“特别投资促进委员会”(SIFC)负责为现役和退役军官牵头的各类项目注资,如巴北部雪山旅游地酒店的翻修工程、巴阿边境的矿产和天然气开采计划等。第二,军方已成为巴国内最大的“企业主”。2021年的一份联合国报告曾将与军方有关的企业描述为“巴最大的企业集团”。第三,军方为巴历届文官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巴军方曾为伊姆兰·汗上台提供重要助力。此外,2024年12月31日,巴总理夏巴兹在巴“新五年经济计划”启动仪式上公开感谢陆军总参谋长穆尼尔助巴在2023年6月摆脱债务危机。对此,一些分析人士称军方势大恐不利巴民主力量发展,但同样有观点认为军方可维持巴政治稳定,消除阻碍巴经济发展的各类繁文缛节,吸引更多外国投资。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快报》《印度斯坦时报》1月31日报道,美总统特朗普1月30日再次威胁要对金砖国家征收100%的关税。特朗普警告称,没有任何货币能够取代美元。金砖国家如果尝试创建金砖国家货币,其成员国将受美100%的关税制裁。印政府官员称,目前金砖国家没有引入单一金砖国家货币的提议,各成员国间正推进本币双边贸易,而特朗普此番言论很可能在“摆架子”。另据悉,新任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称,美正计划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分析称,鉴于美是印最大出口市场,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措施恐对印出口造成巨大影响,其中印医药、宝石等高价值行业或首当其冲。2024-25财年,印美贸易顺差由2014财年166.4 亿美元增长至353.2亿美元,印对美出口总额同比翻番。

NEWS


图源网络

《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1月31日报道,印外交部1月31日证实,莫迪2月拟访美,或重点关注关税、移民等关键问题。1月27日,特朗普和莫迪进行电话沟通,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首次和印领导人对话,谈话重点聚焦美印“更公平的”贸易和地区安全问题。特朗普指出,美应关注印增加采购在美制造的国防装备,致力朝着公平的双边贸易关系迈进。印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斯瓦尔(Randhir Jaiswal)称,美印双方致力于莫迪尽早访美,届时将讨论移民、关税问题,以进一步深化美印全面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访问具体日期将适时宣布。消息人士预测,访问或于2月或4月进行,最有可能在2月14-15日进行。

NEWS


2019-23年中印贸易数据。图源网络

《印度快报》《印度时报》1月31日报道,印1月31日发布的《2024-25年经济调查》显示,印在多领域面临“单一来源的风险”,或面临“潜在的供应链中断、价格波动等问题”。报告预测称,印2024-25财年经济基本面依旧强劲,外汇稳定、财政整顿有序、消费稳定,印经济预计增长6.3%-6.8%。值得注意的是,报告警告称,印主要的风险是对华依赖过大,建议印通过加强吸引外资、采取保护主义等手段规避风险,增强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报告认为,尽管印工业基础不断扩大,但制造业仍然不够发达,仅占全球产出的2.8%,而中国则为28.8%。报告指出,印应积极主动应对全球贸易变化,重新评估形势并制定战略贸易,通过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等提升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NEWS


图源:半岛电视台

半岛电视台、英国《卫报》1月31日报道,1月29日,印北方邦普拉亚格拉杰(Prayagraj)的大壶节活动现场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已造成至少30人死亡,60人受伤。据悉,大壶节(Kumbh Mela)是印度教最重要的宗教节日之一,节庆期间印度教徒们在恒河中沐浴,清洗旧日罪孽。大壶节分为:大壶节(又称全壶节,每12年在普拉亚格拉吉、乌贾因、赫尔德瓦尔、纳西克四处印度教圣地轮流举办一次)、半壶节(Ardh Kumbh Mela,每6年举办一次),具体举办日期根据印占卜而定。本次在普拉亚格拉杰举办的大壶节活动从1月13日持续至2月25日,印官方预计将有4亿人参与活动,其中1月29日参与人数最多,官方预计达1亿人。事件发生后,北方邦首席部长约吉·阿迪亚纳特(Yogi Adityanath)解释称,1月29日朝圣者赶赴清晨沐浴仪式途中,部分朝圣者跳过路障进而酿成踩踏事故。印总理莫迪称此次事件“令人悲痛”,并向因此次事件失去亲人的民众表示哀悼。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表示,莫迪政府对活动“管理不善”是造成伤亡的主因。

NEWS


印国内各群体生育率下降 图源:statista

印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1月31日撰文称,印将稳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印人口增长方式极度不均衡,恐带来严重社会隐患和治理难题。数据显示,印总生育率已降至2.0,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但得益于人口结构年轻化、育龄人群基数大,印将继续维持人口增长。然而,印人口“特殊”的增长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南北人口增长差异显著。印南部城市经济更为发达,并通过关注发展、解放妇女权益等措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数据显示,南印各邦出生率低于更替水平的时间节点比印其他地区早20年。另一方面,印将面临解决就业和保障养老的双重难题。印65%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为释放人口红利,印到2030年需每年增加785万个就业岗位。然而,生育率下降、死亡风险下降、预期寿命提高等因素将加速印老龄化进程,2050年印老年人口预计增加一倍以上。

NEWS


印国内经济增长减缓。图源:statista

印《前线》杂志1月31日发表题为《印可能会面临更严峻的经济冲击》的评论文章指出,莫迪政府无力解决导致经济放缓的结构性问题,其依赖补贴的短期输血政策恐适得其反。印作为增速最快经济体的时代即将结束。本文作者CP·钱德拉塞卡(CP Chandrasekhar)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政治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尽管“稳健的经济增长”始终是莫迪政府的核心政绩主张,但印《2024-25经济调查》报告将2024-25财年的GDP增速从2023-24财年的8.2%降至6.4%,预示印经济将进入新一轮衰退期。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专家认为印农业统计数据不准确,认为小麦、豆类、油籽、甘蔗等主要农作物产量存在高估现象,这意味第一产业对印GDP增长的贡献可能被夸大,印实际经济下行压力或较官方预期更大。

印此轮经济放缓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方面,社会不平等加剧导致印市场需求疲软。印消费市场“K型分化”持续加剧,高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持续增强,而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意愿和能力减弱。汽车市场便是典型案例:高端SUV需求保持强劲,入门级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低迷。

另一方面,金融体系面临的信贷风险越来越大。2024年4-9月,非食品类银行信贷增速降至4.2%,较2023年同期的10.8%显著回落,其中房地产相关信贷收缩尤为明显。这与政府大规模基建投资导致的信贷资源配置失衡密切相关:大量信贷资金流向流动性差、风险高的长期基建项目,部分项目甚至已出现债务违约。虽然银行通过扩大零售信贷规模来分散风险,但随着无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银行不得不收紧信贷政策以控制风险,这进一步抑制了经济活力。

面对上述情况,莫迪政府试图通过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制造业补贴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此举非但无法印内需疲软、金融脆弱性的结构性问题,反而将进一步削弱财政灵活性。如不及时调整,印经济恐再度陷入20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停滞”困境。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贾丽豪

本期审核:江怡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