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要概括中国文学史之前,要大概明白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包含了中国文学史几千年的大致脉络,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进行。
第一,在文体上,越来越复杂,从诗赋递嬗(汉),到词曲消长(元),再到小说崛起(明),写作的长度和难度,都在逐渐递增;
第二,从地域迁移来看,文学先是兴起在黄河流域,随着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文化,最终,南北交通融合,形成更加融合和成熟的文体。
第三,从人群的接受程度来看,最早是巫史用来吟唱,再到贵族专属,再到士人可以参与,最终走向市民共享。
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中,我们也可以从侧面看到中国历史的脉络,甚至可以说,文学承载了更真实的历史。
下面我们就按照朝代顺序,将各个朝代中的翘楚文学形式和作品,以及重要的作家,进行一个简练的概括,让你十分钟,就能初步了解到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情况。
━━━━━━━━━━━━━━━━━━━━━━
〖先秦·文明奠基〗
━━━━━━━━━━━━━━━━━━━━━━
▶诗歌双璧
☑《诗经》体系,例如:
•农事诗:《豳风·七月》,周代农耕全景图
•战争诗:《小雅·采薇》,戍边者的悲歌
•祭祀诗:《周颂·清庙》,宗庙乐章的典范
☑《楚辞》体系,例如:
•屈原《天问》,宇宙哲学诗
•宋玉《高唐赋》,山水文学的先声
•淮南小山《招隐士》,隐逸主题的发端
▶散文矩阵
■历史散文三阶
《尚书》,档案体雏形
《左传》,外交辞令范本
《战国策》,策士话语艺术
■诸子百家
•儒家:《论语》《荀子》,教育论
•道家:《老子》《庄子》,神游人间
•兵家:《孙子》,战争美学
•杂家:《吕氏春秋》,包罗万象
•名家:《公孙龙子》,逻辑思辨
▶早期叙事和神话体系:
(1)《山海经》,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写实
(2)《穆天子传》,最早小说胚胎
━━━━━━━━━━━━━━━━━━━━━━
〖两汉·赋史辉映〗
━━━━━━━━━━━━━━━━━━━━━━
▶赋体三变
☆骚体余韵:贾谊《吊屈原赋》
☆散体大赋:司马相如《子虚赋》
☆抒情小赋:张衡《思玄赋》,知识分子苦闷
▶史传双峰
☆《史记》:纪传体例、经济视角、民族书写
☆《汉书》:断代范式、•西域书写、刑法制度
▶诗歌演进
☆乐府诗系:
•战争主题:《战城南》,反战呐喊
•爱情诗:《有所思》,决绝之辞
☆文人五言:
班固《咏史》,开创咏史诗体
张衡《同声歌》,早期婚恋诗探索
━━━━━━━━━━━━━━━━━━━━━━
〖魏晋南北朝·文体觉醒〗
━━━━━━━━━━━━━━━━━━━━━━
▶诗歌革命
◇建安风骨:
王粲《七哀诗》,难民实录
蔡琰《悲愤诗》,女性战争记忆
◇正始之音:
阮籍《咏怀》,政治隐喻
嵇康《赠秀才入军》,名士风范
◇元嘉体:
谢灵运《登池上楼》,山水诗成型
鲍照《拟行路难》,七言歌行突破
▶骈文盛世
■骈文家:
•陆机《文赋》,创作理论诗化
•庾信《哀江南赋》,乡关之思巅峰
•江淹《恨赋》,情感类型化书写
•孔稚珪《北山移文》,讽刺骈文典范
▶小说萌芽
△志怪体系:《搜神记》《异苑》
△志人谱系:《世说新语》
━━━━━━━━━━━━━━━━━━━━━━
〖隋唐五代·文学巅峰〗
━━━━━━━━━━━━━━━━━━━━━━
▶诗歌星图
◈初唐四阶段:
上官体:《入朝洛堤步月》宫廷诗余韵
四杰革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感遇》恢复风骨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气象:
•边塞诗派:王之涣《凉州词》空间压缩艺术
•山水诗派:储光羲《钓鱼湾》禅意初现
•社会写实:元结《舂陵行》新乐府先声
◈中唐转型:
韩愈《山石》以文为诗
李贺《李凭箜篌引》通感实验
刘禹锡《竹枝词》民歌雅化
◈晚唐余晖:
杜牧《杜秋娘诗》长篇叙事
郑谷《鹧鸪》咏物象征
▶散文革新
△古文运动:
李华《吊古战场文》反战名篇
皇甫湜《出世篇》哲学散文
△新兴文体:
敦煌变文《伍子胥》民间叙事
▶传奇小说
《虬髯客传》武侠雏形
━━━━━━━━━━━━━━━━━━━━━━
〖两宋·雅俗共荣〗
━━━━━━━━━━━━━━━━━━━━━━
▶词体鼎盛
◇婉约:
晏殊《蝶恋花》理性词境
周邦彦《兰陵王》音乐文学典范
李清照《声声慢》凄美哀婉
◇豪放:
苏轼《念奴娇》怀古典范
辛弃疾《永遇乐》豪迈纵横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天人合一
刘过《沁园春》对话体创新
◇词坛末代余唱:
姜夔《暗香》咏物寄托
吴文英《莺啼序》长调结构
▶散文天地
■政论雄文:
苏洵《管仲论》翻案文章
陈亮《中兴五论》战略散文
■笔记大全:
欧阳修《归田录》士林轶事
周密《武林旧事》都城记忆
▶市民文学
△话本经典:
《碾玉观音》工匠爱情
《错斩崔宁》公案叙事
△文言短篇:
《绿窗新话》故事母本库
《青琐高议》传奇续编
━━━━━━━━━━━━━━━━━━━━━━
〖辽金元·多元融合〗
━━━━━━━━━━━━━━━━━━━━━━
▶戏曲巅峰
◈元杂剧:
关汉卿《单刀会》英雄重塑
白朴《梧桐雨》帝妃悲剧
马致远《荐福碑》文人困境
秦简夫《东堂老》商人形象
◈南戏:
《张协状元》早期南戏标本
《琵琶记》伦理困境突破
▶诗歌新变
◇元诗:
虞集《挽文山丞相》遗民悲歌
杨载《宗阳宫望月》空间意境
◇少数民族诗人:
耶律楚材《西域河中十咏》丝路诗史
萨都剌《上京即事》草原风情
━━━━━━━━━━━━━━━━━━━━━━
〖明代·文体解放〗
━━━━━━━━━━━━━━━━━━━━━━
▶小说革命
■奇书演进:
《三国演义》毛宗岗评本定型
《水浒传》金圣叹批本
《金瓶梅》崇祯本情色叙事
■类型小说:
《封神演义》神话重构
《型世言》道德寓言
▶戏曲分流
△文采派:
汤显祖《南柯记》佛道思想
梅鼎祚《昆仑奴》侠义精神
△声律派:
沈璟《博笑记》市民喜剧
范文若《花筵赚》才子佳人
▶诗文流派
◇复古运动:
李攀龙《拟古乐府》诗体实验
王世贞《艺苑卮言》批评理论
◇性灵先驱:
徐渭《四声猿》杂剧革新
袁宏道《虎丘记》游记小品
━━━━━━━━━━━━━━━━━━━━━━
〖清代·古典集成〗
━━━━━━━━━━━━━━━━━━━━━━
▶小说三系
◈短篇文言巅峰:
《聊斋志异》古代短篇小说之最
《阅微草堂笔记》考据体小说
◈章回新变:
《红楼梦》古典小说的巅峰
《儒林外史》科举批判
《镜花缘》女儿国乌托邦
◈说唱文学:
《子弟书》《弹词》等
▶诗词中兴
◇清初遗民:
顾炎武《海上》亡国之痛
吴嘉纪《临场歌》盐民苦难
◇性灵诗派:
袁枚《苔》微小生命礼赞
黄景仁《绮怀》青春追忆
◇词学复兴:
朱彝尊《江湖载酒集》浙西词派
纳兰性德《饮水词》哀婉极致
▶戏曲嬗变
■文人传奇:
蒋士铨《冬青树》遗民史剧
唐英《十字坡》水浒改编
■地方戏兴起:
《雷峰塔》白蛇传说定型
《打金枝》宫廷喜剧经典
━━━━━━━━━━━━━━━━━━━━━━
以上内容,只是中国文学史中,比较典型的内容,大致按照开头所说的那三个方向在发展,但是,中国文学史极其广泛,很多专门的书籍,用上百万字,尚不敢说,全部概括,这里也只是抛砖引玉,难免挂一漏万,比如,魏晋南北朝,怎么能忽略三曹的贡献呢?
但这里因为篇幅和开头所说的脉络发展原因,就没有写上,请大家以批判和补充的眼光来看。
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在阅读时,看到忽略了很多好作品和大作家的名字,并且一下就能补充进去,这说明,你的中国文学史知识体系,是非常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