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芽
这个春节,不看上几部短剧,都接不上亲戚朋友的话茬。阿姨婶婶们刚互相安利完“宝藏短剧”,旁边的00后就忍不住凑上来,神秘兮兮地预测哪些好看、哪些扑街。
在经历了2023年的野蛮式增长、2024年的精品化转型后,微短剧已经成为大众日常娱乐的主流趋势。
今年春节档,不仅是电影的角逐场,更是微短剧的胜负局。有媒体统计,今年包括红果短剧、抖音等在内的多个平台在春节期间推出精品微短剧超过270部,题材覆盖悬疑、古装、都市、女性、青春、奇幻等多个赛道。这只是各平台精挑细选出来有“爆款”基因的优质作品,真正在春节期间上线的微短剧数量远不止此。
其中,行业黑马红果短剧这个春节档预计上线超百部精品短剧,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夜至正月初七陆续免费播出,用户平均每天可以解锁8部不同题材的作品,既可以降低选择成本、也能满足不同内容偏好的用户。
目前已上线的《墙外桃花墙内血》《春日迟》《行道者之剑二十四》等作品,凭借稀有的题材、正向的立意、电影级别的制作,已经率先吸引了不少用户的“追更”。由实力派长剧演员舒畅参演的《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锦绣传》更是吊足胃口,期待值拉满。
“精品化”,无疑是这个春节档微短剧最明显的体感。一方面,悬浮的爽点不再是短剧唯一的标签,立体的人设、丰满的细节、更具时代价值的表达成为今年春节档微短剧的共性;同时,从镜头表达到后期特效上的升级,不仅带来高级的视觉享受,也成为推动故事、表述情感的关键;实力派演员的加盟,更是提升了作品的整体质感。
微短剧登陆春节档,标志着这一内容已步入大众主流视野;而当微短剧春节档开始卷向“精品化”,某种程度上说明整个行业步入了品质之争的新阶段。
补齐题材短板、跳出爽点局限,微短剧春节档全面开花
女学生林巧真的意外死亡,意外牵连出一个兵工家族里两党不同阵营就秘密情报暗中角力的故事。
红色谍战主题的《墙外桃花墙内血》,以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反抗“白色恐怖”的斗争运动为背景,围绕一场扑朔迷离的死亡案、跟随国民政府上海警察局胡金泉的调查展开。从可疑的血迹、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一本暗含情报的禁书入手,一步步带领观众接近真相,又次次反转,直到牵扯出更大的势力角逐,最终展现出我国兵工厂的历史切面,以及那些满腔热血、思想先进的左联作家们。
每集结尾留置的悬念勾子、张弛有度的节奏,不少用户直呼“太上头了”、“这家里每个人都有嫌疑”、“是不是假死脱身?”......大家一边跟随线索寻找真相,一边脑洞大开想象情节走向。
据悉,该剧由红果短剧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制作出品,主创来自屡获“年度优秀网剧”的微短剧“国家队”。在微短剧市场,由于制作成本高、难度大,悬疑向作品并不多,尤其像《墙外桃花墙内血》这种兼具革命题材与悬疑叙事的优质短剧。
娱乐资本论观察发现,红果短剧春节档片单中,有不少都属于短剧市场的稀缺品。比如讲述归隐江湖的剑阁阁主重新现身江湖、惩恶扬善的《剑二十四》;游戏特效师穿越至仙侠世界升级打怪的《特效拉满:请叫我老祖》;更具现实主义的家庭伦理剧《情暖人间》;青春荷尔蒙满满的校园剧《竹马与青梅》;还有《我的人鱼夫君》《长夜相思入星河》等独家免费首发。
丰富的题材之外,这些短剧在“故事性”上有了极大的提升。“很多短剧剧情都很饱满”,最近入坑短剧的糖糖告诉我们。近一个月内,糖糖基本上每天看1~2部短剧。
过去,极致的爽点是短剧最凸显的标签,也一度引发外界对短剧的内容质疑。但今年春节档上线的热门作品,很多都跳出了悬浮的爽点,通过人设塑造、细节铺陈等,推进故事走向、实现情感升华。
《春日迟》中,身处低谷的女明星闻檀一见钟情高冷自持的地质学家明濯,成年人的爱情一触即发,在极致拉扯中双方逐渐融化了对方的心,但又不得不面临爱情与现实的错位考验。不同于以往言情剧中硬发糖、无脑虐的套路,该剧体现出了更多主角内心的纠结,让两人的化学反应更能牵动用户的情绪。
其实《墙外桃花墙内血》主线是势力角逐,但许家三兄妹之间的骨肉情深也让人触动;《锦绣传》中为姐报仇的慕锦绣并非一路开挂,而是有勇气、有谋略、有隐忍的魄力,最终靠实力翻盘。
此外,紧跟热点、符合时代价值观的内核也是今年春节档微短剧的亮点。
舒畅参演的《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取材于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在山中飞升未果的小青蛇,转世为颜青辞来人间渡情劫,虽然遇到了可以助自己“增法力”的有缘人,但面对陌生的现代化社会,小青蛇也闹了不少笑话。
趁蛇年热度,与蛇相关的故事、元素更容易被看到,在春晚上经典影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主演赵雅芝、叶童的亮相引“经典永不过时”的感慨,《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在这个春节亮相,应时应景。
强调女性价值的“大女主”也是这个春节档短剧的亮点,《江南时节》里的女主江南就是一位在职场叱咤风云、打赢百场官司的金牌律师。
红果短剧站内还有不少回乡、过年为主题的微短剧。例如《回到90过春节》中从小母亲去世的主角陈小虎,意外获得穿越到90年代的能力,为圆一家人整整齐齐过年的梦,陈小虎反复穿越、最终促成了全家欢喜大团圆。
这也是微短剧的创作优势,更短的创作周期、更凝练的故事,让制作方们有了作品与现实高度同频的空间。
横跨言情与仙侠,抛掉套路与雷同,红果短剧交出的这份春节档片单,成为备受不同内容偏好剧迷喜爱的“电子年货”,既能在走亲访友之际无负担观看,也能顺便充当饭桌上的社交货币。
从光影艺术到演技大赏,微短剧如何演绎“镜头美学”?
除了内容上的升级外,今年春节档微短剧在制作上也不输长影视内容。
此前就有导演向娱乐资本论感慨,竖屏在信息量呈现、镜头美感上有一定局限,而且竖屏的一大难点在于,很容易给人粗糙的观感,稍不讲究就会与高级感失之交臂。在争分夺秒讲故事的短剧中,镜头还起到剧情补充的作用,需要谨慎考虑每一个画面的作用。过去一年,很多制作方都在探索适合微短剧的镜头语言。
在行业各方的创新尝试下,今年春节档的微短剧,已经很少看到一眼粗糙的制作了。专业的镜头调度、丝滑的分镜衔接,每一帧都能带来美学享受和视觉爽感。
《剑二十四》在镜头上尤其讲究,该剧集有大量剑术交锋的镜头,但凡差点火候,就很难让观众感受到江湖高手的风韵,也会拉低整个故事的信服力。
为呈现精彩的视效场景,制作团队特邀专业武术指导全程参与拍摄,以精心打磨的招式配合跌宕起伏的侠客故事,展现真正的“高手过招”。第一集剑二十四与李总捕的首次过招,就让观众大饱眼福。
不少短剧还通过强质感的后期特效,构建出宏大的场景、渲染出细腻的镜头美。特效一直都是检验作品是否有质感的重要元素,很多大制作的长剧集也常常翻车,被批“五毛钱特效”。
今年在红果短剧上线的诸多仙侠题材作品,特效都非常在线。改编自番茄小说的《小师妹天生反骨》,就有大量营造修仙氛围、法力变换的特效。《我的人鱼夫君》第一集开场以宏大的奇幻场景将观众拽入梦境,紧接着绚烂的蓝色空间丝滑切换至蔚蓝的大海,两位矫健的人鱼嬉闹其中。
后期特效不仅体现在这种架空题材上,部分现代言情也巧妙应用了后期,以具像化主角之间的化学反应。《江南时节》中江南与时节在酒吧的初遇,就是以时间静止的手法来表达江南的心理变化。
一部高质感的影视作品,也少不了服化道的加持。不论是以干练的OL着装凸显金牌律师江南的理性克制、还是用典雅高贵的锦绣制衣一展宫廷的繁华岁月、抑或是通过性感又不落俗的时装来点缀小青蛇的美艳灵性,今年红果短剧的春节片单,确实更容易在细节上将观众带入剧情。
另外,如果说硬性技术决定了一部作品的下限,那演员们的演技则决定了作品品质上限。
在短剧行业发展之初,很多演员没有经过行业训练,粗线条的演法常常让观众出戏。但如今越来越多实力派长剧演员、科班出身的新人开始尝试短剧,舒畅就是首次涉足短剧。《墙外桃花墙内血》主演中,就有任山、关亚军、马岩等老戏骨,也有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院校的年轻面孔。
同时一批在短剧赛道杀出重围、崭露头角的品质演员,也拉高了短剧整体的演技水准。在《春日迟》中饰演女明星闻檀的,正是人气短剧演员王格格。赵柯淳、孙樾、余茵等也都凭借在多部短剧中的表现吸了不少粉丝,大家纷纷表示“别光演短剧,也去演长剧啊。”
基于微短剧快节奏的叙事逻辑,很多制作方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制作流程,让画面更契合短剧的传播特性,也确保视觉呈现质感,避免作品陷入低级、粗糙的诟病。
短剧精品化2.0:消费模式多元、演员走向台前、优质创作者入局
在今年的微短剧春节档,不仅可以看到过去一年行业的发展状态,也能窥见新一年的方向。
其实“精品化”是2024年整个行业的大趋势,诸多平台、短剧头部机构也都在极力推动行业的品质回归。短时间内经历了用户规模和内容“双爆炸”的红果短剧,在2024年年末推出了“果燃计划”,通过联合投资、保底分账等模式,鼓励更多创作者投身短剧创作。此次春节档的作品,也是多元创作者彰显内容质感的缩影。
但从一个新内容模式的发展周期来看,真正的精品化还远不止此。
行业各方真金白银的投入下,微短剧市场上已经积累了一批兼具故事和制作的优质作品,给整个行业的品质进阶打了个样。下一步,就需要不断调试整个行业的底层机制,触发行业的正循环,在合理的机制下去孕育更多好作品。
在内容市场,生意端的模式变化会极大影响内容创作,很多不完善、或者单一的机制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扰乱发展秩序。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如今业内已经发展出了IAP(付费)、IAA(免费)、端原生三种主流生意模型。
其中以红果短剧为代表的IAA模式,让内容创作者卸下了枷锁,有了喘息的机会,可以精细化演技、情节、制作等来拉伸用户停留。此前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在接受娱乐资本论采访时,就提到“不少‘爽过头’的剧,可以刺激垂类人群不断付费,但在红果无法吸引更大范围用户,很多人受不了太极致的情绪,反而是专门为免费创作的短剧留存效果更好。”
此外,以涨粉、养号为目标的端原生,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变现渠道。多种消费模式共同增长、形成各自的生态,驱动内容端的百花齐放,市场才会进一步扩大。
其次越来越多有演技、可塑性强的短剧演员开始展露头脚,走向台前,有助于提升大众对精品短剧的认知。“不输长剧演员啊”、“孙樾领进门,爱上所有人”......诸如此类的评论,正说明优秀演员可以高效与大众沟通。
春节期间,红果短剧不仅上线了多部人气短剧演员加持的作品,还推出了聚焦演员的节目《出发吧,短剧!》。王格格、马小宇、张集骏、觅七、白方文等演员分别前往海南、山西、内蒙,带观众领略祖国各地美景和风土人情的同时,将演员的真实状态呈现在大众面前,建立起创作者与粉丝之间的了解桥梁。红果站内还有专门的“演员”账号,舒畅、王道铁、王云云等都已入驻。
随着微短剧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专业创作者也纷纷入局,继续做大行业蛋糕。
过去一年,大量地方广电、文旅部在尝试结合短剧,并在积极探索悬疑、文化、公检法等特殊题材,“正规军”的入局,“在内容上开辟了新市场,在审核上也比较强优势,一定会有地方广电媒体在短剧赛道取得过去难以想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乐力此前提到。
而本就扎根于影视内容的老玩家们,例如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华策等专业影视公司都在积极拥抱短剧。去年年底,红果短剧与爱奇艺达成合作,围绕精品内容进行IP联合开发、联合出品、成品内容授权等,引行业关注。
前文提到的“果燃计划”,就是为了扫除行业瓶颈。在乐力看来,当前的短剧市场还远没有到“分蛋糕”的阶段,做大蛋糕才是当务之急。“如果下一阶段内容质量提升和品类泛化做的不到位,会很快遭遇用户增长瓶颈。所以我们希望通过果燃计划,号召更多有创作力的传统影视公司、广电媒体和有影响力的艺人一起来做短剧,提升行业天花板。”
包括红果短剧上线的100多部精品短剧在内,今年春节档微短剧的品质升级,让我们看到了微短剧精品正在大步快走、进入2.0时代。2025年,我们也希望更多行业“黑马”出现,进行产业链的探索、模式的创新,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如同2023年上线的红果短剧。而随着全行业的积极参与,微短剧有望从更底层的运转机制出发,驱动生意模式与作品品质达成正循环,为行业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