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年夜,虽然寒潮发威,寒意四起,但走进永定新村居委会,大红的窗花和福字依然透着浓浓的年味。居委会的赵雪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室里,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赵雪,正忙着接诊患者。
查看患者情况
“周阿姨,这两天降温,你的高血压药一定要定时定量吃,今天血压正常。”为居民周阿姨测量完血压,赵雪还细心叮嘱,“过年期间,我们中心还是有便民门诊的,如果有需要,您也可以微信联系我。”
忙完了工作室的接诊,赵雪和护士又马不停蹄来到家庭病床患者王阿姨家中。“王阿姨,这两天感觉还可以吗?有没有不适感?”来到居民王阿姨的床边,赵雪搓热了双手,掀起棉被的一个小角,查看导尿管的情况。“之前的不适还是因为导尿管没有及时更换造成的。我们护士给您换一下,过节就不用担心啦。”换好了导尿管,赵雪又询问了王阿姨患有高血压的儿子用药情况。“之前三级医院配的药,通过延伸处方在你这边配了,方便不少。”王阿姨的儿子说,“年后我再过来找你配药。”
为患者送上新年礼物
“袁阿姨,这两天睡得好吗?这个小蛇宝宝送给您,祝您蛇年快乐!”走访了家庭病床的患者,赵雪回到长寿社卫中心,又和病房医生一起看望了住院患者袁阿姨。袁阿姨是赵雪在工作站接诊期间遇到的一位独居的老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看病成了老人最难的事。由于无人照顾,老人在生活中发生过多次“险情”。前不久,老人在家里突然晕倒,居委会紧急送医,医生确诊老人得了脑梗。赵雪得知后,建议等老人出院就转入社卫中心,做后续康复治疗。“太谢谢你啦,赵医生!在这里吃得好,有医生、护工照顾,我恢复得很好。”
春节前夕,万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医团队深入社区,走进中环锦园居民区的独居、高龄、特殊老人家中,为他们送上“健康”。“施主任,潘医生,欢迎欢迎,看到你们,我太高兴了!”当中心潘向东家庭医生团队联合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施佳医生组成的医疗服务小分队,来到91岁的独居老人朱老伯家中,老人惊喜万分。看着医疗服务小分队在窗玻璃上贴上“福”字,老人感觉年味更浓了。详细询问了朱老伯的日常饮食、睡眠以及慢性病治疗等情况,针对老人的身体状况,万里社卫中心全科医生潘向东叮嘱了老人春节的用药和康复锻炼。
为患者写清服药的注意事项
“谢谢潘医生,在你们康复师的指导下,我现在坚持每天康复训练,效果挺好的!”在居民罗老伯家中,潘向东为他测量了血压、血糖等基础健康指标,并将数据录入健康档案。康复治疗师则贴心地叮嘱他,春节期间居家康复要注意保暖,康复训练时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切忌急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医疗团队还为罗老伯送上了新年“福”字。“谢谢你们,这福字真好看,家里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味道!”
“我们希望通过家庭医生与专科专家的携手合作,以及居委会的积极参与,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让更多的居民受益,共同营造温馨、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万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赵嵘表示。
在普陀,还有许许多多像赵雪、潘向东一样的家庭医生,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光,选择坚守在岗位上,用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为市民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他们的身影穿梭于繁忙的大街小巷、奔波于社区的居民楼栋,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责任感,守护着每一位居民的健康。
来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