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代机震撼首秀,这次压力给到美国
在过去的十年里,世界仿佛目睹了一场航空工业的“东方神话”。中国凭借雄厚的国家资源和不断升级的研发策略,在航空领域实现了惊人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空中实力天平已然一边倒。
大家都知道,歼-20和歼-16这些机型已经不再是纸面上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地成为了中国空军的重要一环。很多军事专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在第六代战机的道路上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想到,这一笔远比大家想象中来的更早!
1、美官员谈六代机,句句不离中国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今年冬天,中国上空出现的两款新型战机照片,瞬间引爆全球防务界热议,其中一款则被命名为“歼-36”。
明眼人都能看出,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功能配置,这些新型战机无疑都符合外界对第六代战斗机的预期。因此,中国的发展令一些国家感到震惊,特别是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航空强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航空技术的引领者。然而,如今中国在第六代战机研发上的迅速推进,显然给美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就拿NGAD这个六代机项目为例,其已经成为美国航空界的一块心病。要知道,一直以来,美国对于自家的先进战机都抱有极大的信心,但如今却面临着来自东方的挑战。
据观察者网报道,圣诞节这才过去没多久,美国各级官员已经忍不住了,开始拿中国六代机说事,纷纷表达自己看法。
2、美空军亲手给NGAD“判死刑”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在卸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里,居然亲手给NGAD这个“大计划”判了死刑。
这可不是一般的决定,这意味着美国在新型战机的研发上可能要暂缓脚步,甚至是退后。这样的消息无异于在西方防务圈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眼看中国六代机都已经升空,美国的智库、军事专家以及媒体感受到沉重压力。有些人甚至将此称为美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即一种在冷战时期因为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而感受到的巨大震惊与焦虑。
虽然美国空军还在努力安抚这场风波,并表示他们的NGAD项目并非完全停滞,但面对中国第六代战机推进的速度,他们确实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有意思的是,不仅美国人感受到压力,台湾地区媒体也没闲着。《上报》在评论解放军可能的“第六代”战机现身时,引用了西方权威机构的分析,认为中国将在2025年前后把重心放在无人和有人协同作战上。
3、中美六代机之间的差距
这种分析涉及一种新的作战模式:未来的战争或许不再只是由人类驾驶战机发起的对抗,而是在先进AI和自主系统的支持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协同”。
其实,对于这一点,美国也早早意识到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在最初的六代机概念中,就恰好包含了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设想。
然而,这样的战略布局并不是简单的拼图游戏,而是需要持续的技术积累和资源投入。自2019年以来,美国国防预算的紧缩使得许多雄心勃勃的项目被搁置,即便有些项目得以继续,也遭遇了经费削减的挑战,“NGAD”自然不例外。
只是,美国的这种“纠结”并没有让其他国家停下脚步,中国、日本、韩国乃至欧洲一些国家,也都在悄然加速各自的下一代战机开发计划。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国家的动作反而逼得美国需要尽快做出决断,否则就可能在新的军事竞赛中落后。
总之,谁能在这场“第六代战机竞赛”中笑到最后,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