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北京东岳庙,第24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27届北京东岳庙庙会上,在门前进行的“南狮爬杆”舞狮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据了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东岳庙庙会,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本届东岳庙庙会拥有市集、表演、展览、祈福等丰富内容:邀请南狮北狮七大非遗舞狮团队齐聚东岳庙,市集展示多种非遗技艺,同时还有馆藏精品文物展览和传统特色祈福文化会场,让市民游客在“非遗”中逛庙会、过大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1月31日,北京东岳庙,第24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27届北京东岳庙庙会上,来自北狮发祥地河北的徐水舞狮和沧县狮舞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1月31日,北京东岳庙,第24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27届北京东岳庙庙会上,观众正在观看舞狮表演,两名中外小朋友坐在大人的肩上观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1月31日,北京东岳庙,第24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27届北京东岳庙庙会上,舞狮表演者坐在舞台后等待上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1月31日,北京东岳庙,第24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27届北京东岳庙庙会上,舞狮表演结束后,师傅指挥小演员们拆除演出道具。据了解,这场舞狮演员的年龄大多在10至15岁之间,有5年左右的舞狮经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1月31日,北京东岳庙,第24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27届北京东岳庙庙会上,一名“非遗”传承手艺人正在制作糖画,吸引各个年龄段的市民游客观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1月31日,北京东岳庙,第24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27届北京东岳庙庙会上,一名“非遗”传承手艺人正在制作面塑(编者注:民间俗称“面人”),吸引各个年龄段的市民游客围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1月31日,北京东岳庙,第24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27届北京东岳庙庙会上,一名小游客手拿刚刚吹好的糖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1月31日,北京东岳庙,第24届北京民俗文化节暨第27届北京东岳庙庙会上,外国游客正在体验中国传统民俗游戏“套圈”。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嘉硕/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