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快手冠名播出的2025《辽视春晚》于1月27日19:40播出。2月2日,“广电头条”发文力荐。原文如下——
2025《辽视春晚》融合视听美学中的极致之美,展现中华文化的意境之美;以原汁原味的非遗民俗,唤醒浓烈悠长的传统年味儿;以包容并蓄的艺术形态,展示高度的文化自信。整台晚会既有敬畏艺术的高雅风骨,又有面向观众的亲和姿态,以新视角、新实践将文艺创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让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再次看到辽宁的开放胸怀。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当这一传统节日深入到文化的肌理、根脉,当春节文化越来越被世界关注、感知和参与,如何在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中国非遗年”,让世界感受中国春节欢乐、祥和、团圆、家国情怀等丰富意蕴,传递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价值认同,让千年民俗和浓浓年味有一次奇妙的相遇?
2025《辽视春晚》融合视听美学中的极致之美,展现中华文化的意境之美;以原汁原味的非遗民俗,唤醒浓烈悠长的传统年味儿;以包容并蓄的艺术形态,展示高度的文化自信。整台晚会既有敬畏艺术的高雅风骨,又有面向观众的亲和姿态,以新视角、新实践将文艺创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让全国乃至全球观众再次看到辽宁的开放胸怀。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2025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全国收视率1.667%,截止目前为止(正月初五)在全部播出的省级卫视春晚中获得收视第一,断层式领先第二名108.5%,达到历史新高。
展现辽沈大地多元文化
诠释中华文化的灵动与深邃
作为观众心中不可或缺的节日盛宴,在每年除夕前夜如约而至的《辽视春晚》,承载了太多的希冀和期盼。如何在传递文化传承、风俗习惯、审美风范的同时,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不断促进新质生产力再提升注入力量源泉?2025《辽视春晚》以多种艺术形式、文化形态为主要载体,从宏观着眼,从细节切入,生动演绎着中华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这个舞台上,诸多中式美学元素得以广泛运用、融会贯通,通过引入国画、楼阁、祥云、绸带等极具意象之韵的一个个元素,勾勒出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气息与优雅质感。当2025《辽视春晚》大幕开启、当全场闪耀的中国红和可爱灵动的吉祥物“腾腾”让全场共享新春的喜庆氛围、当360度沉浸式舞美重现千年宫灯辉光,当辽沈大地的红火年味和历史纵深感始终牵引着观众的情绪,2025《辽视春晚》文化基因和时代的碰撞,激发出更强烈、更内在的文化自信,轻而易举就激活了刻在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记忆。
国画就只能是静态的模样,被人默默驻足观望?舞蹈《簪花仕女图》汲取民族文化的精神给养,让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活”起来、动起来。当仕女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款款而行,曼妙舞姿演绎出的不只是古人的姿态、风韵,还包括一份优雅、大气的中华气韵。
谁说古诗就该活在书本里,而不是声情并茂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在创、演、秀相结合的光影流转中,开场歌舞《金蛇狂舞向北方》将中华武术大象无形的古朴震撼、诗词经典的荡气回肠融为一体,也让传统戏曲的气韵悠扬和民族乐器的意境深远紧密相连,共同构建出2025《辽视春晚》刚柔相济、动静相融、宜古宜今的整体气质,也用更为宏阔的历史吞吐和更加精微的细节呈现,为晚会埋下一个个可供解读的文化“彩蛋”。
非遗光影铭刻中国年景
激活年味的多元层次和丰富味道
非遗文化传承千年,延续的不只是简单的民俗或技艺,而是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与文化脉络,是前人口传心授的生活智慧,是岁月馈赠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申遗后的这个春节,那就是“年味”。而这种味道不仅是2025《辽视春晚》最为凸显的厚重底色,也是这台晚会最为绚丽的一抹亮色。
“年味”来自仪式感和幸福感,2025《辽视春晚》特别打造《欢乐家庭秀》《欢乐互动秀》,用极具地域特色的年俗乡音,激活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欢乐家庭秀》中,张踩铃一家人回辽宁过年,洋女婿轻松拿捏辽宁拜年的人情世故;《欢乐互动秀》中,辽宁人李雪琴、姜妍、胡海泉,用说唱的方式夸赞自己家乡的美食、美景。相声作为传统艺术形式,本身即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而2025《辽视春晚》相声《人间烟火处 年味正浓时》中用一场闯关游戏带出大东北在新春来临之际的喜庆氛围,让观众沉醉于熟悉的“家乡话”和激昂的精气神儿。
“年味”来自对团聚、对回家的渴望,镌刻着岁月的纹路,流淌着情感的热流,饱含着人们对“家”最滚烫、最深沉的眷恋,回家即是传统“年味儿”最直接的展现。秦昊、伊能静、李春波、艾敬,这些与这片土地有着深刻血脉连接的游子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沉的情怀咏唱着我们最熟悉的旋律。《流浪的小孩》和《一封家书》寄托着对家与故乡的眷恋牵挂;《艳粉街的故事》《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更是陪伴一代又一代辽宁人成长的音符。2025《辽视春晚》由组歌《故乡情》将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凝聚在一起,带着火热的生活气息,抚慰人心、勾动情绪。“回家过年”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能在每个游子的内心掀起壮阔波澜。
2025《辽视春晚》从年味的多元载体中,提炼出热闹欢腾、丰富多彩、团圆喜庆的不变追求。除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晚会,2025《辽视春晚》还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辽视春晚倒计时—欢乐家乡年》的东北欢乐年俗市集这一IP,将非遗传承融入到这个包容性更强、延展性更大的情景空间,以嘉宾、观众、非遗传承人一起逛大集、赏节目、话非遗的新颖形式,生动展示东北好物和风土人情,以更为鲜活接地气的方式,向全国全世界观众展示浓浓的年味、地道的年味、亲切的年味、难忘的年味。
2025《辽视春晚》巧妙地将“家春晚”概念融入舞台的方方面面,抹平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唤起大家最为原始最为本质的情感。守着家人看《辽视春晚》,其中不只凝聚着亲人间的爱与温暖,也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团聚、团结的特定场域。而《辽视春晚》历经40年风雨,这份陪伴属性却始终如一,也就此激活了年味的多元层次和丰富味道,成就了一种新的年俗。
把国际声音“请进来”
用共度佳节、弦歌应答展现开放胸怀
春节蕴含着中华文明对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追求,时至今日也早已不只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传统佳节。基于这一客观实际,2025《辽视春晚》不仅致力于让国际形象“走出去”,也把国际声音“请进来”,在中外文化的和合共鸣中,将美美与共的自信与包容自然而然地传递至世界的每个角落。
以深受观众好评的节目《郎朗和他的朋友们》为例,当郎朗与来自克罗地亚的顶级大提琴演奏家斯捷潘·豪瑟联袂登台,还把世界级拉丁、芭蕾舞者以及美声、交响乐等经典艺术统统搬到舞台上,以艺通心携手共奏和美之音,不只是用文艺精品将民族与世界、古老与创新融为一体,也是技艺碰撞、艺术交融、文明对话的一次全新尝试。让观众领略到不同文化的美学魅力,真切感受到四海共通的情感与追求,体验到艺术跨越国界、连接心灵的强大力量,彰显出文化自信的气度与胸怀。
文化以多元共存为良序,文明以交流互鉴为美德。春节的申遗成功只是一个起点,在欢快热烈而又不失厚重的新春氛围中,2025《辽视春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源头活水”,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展开多元文明的彼此对话,让中国故事与世界故事在融合共创中完成彼此的交相辉映和交互融合,把一个个可亲可感、彰显人类情怀的中国故事讲给全世界听,也展现出这个舞台所拥有的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开放胸怀。
来源:广电头条
快手有年味,热闹中国年
2025《辽视春晚》由快手冠名播出!
上快手搜索发财树,摇一摇领红包
辽视春晚,由优酷全网首播,
上优酷看直播及全程回顾,
会员畅享更多内容!
特约播映 龙山泉啤酒
特别支持 富虹大豆油 富虹矿泉水
感谢700CC天然苏打水鲜果茶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