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援引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月22日报道,在达沃斯论坛上,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欧美贸易关系重大,欧盟将尽早与美国新政府采取务实接触。她同时重申欧盟推动贸易伙伴多元化,谈及与中国有机会“深化关系”。报道称,1月21日,冯德莱恩警告与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新一届政府之间的经济冲突升级。但同时,冯德莱恩表示,与美国新政府接触是欧盟的优先事项。这位欧委会主席表示,除了与美国的紧张关系之外,欧洲的经济前景不同于本世纪初。




2022年初,欧盟替立陶宛出头,诬告中国针对其成员国采取所谓“歧视性贸易”做法,向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中方当时则明确表示,中方一贯按照规则行事,“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两年后,也就是2024年的1月底,欧盟以“技术原因”暂停了与中国的WTO诉讼程序。如今,为期一年的暂停期限将于本周五到期,如果欧盟选择不恢复诉讼,这起案件便将自动失效。美媒彭博社上周吹风称,欧盟正在讨论放弃诉讼,这让美国官员感到沮丧,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团队认为这是对中国的“屈服”。

2021年11月,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事导致中方宣布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同年12月2日,立陶宛外交部声称中国海关“可能”已把立陶宛从系统中移除。2022年1月,欧盟以中国针对立陶宛采取“歧视性贸易”做法向WTO提起诉讼。但这项指控当时并无任何公开资料佐证,也没有官方部门或商会代表背书。2021年12月3日,“澎湃明查”引述一名“相关消息人士”说,“系统里现在还是有(立陶宛)的”。

当地时间1月23日,特朗普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其间他提到,欧洲在征税方面对美国非常非常不公平,曾经有人向他抱怨,欧洲在这点上做得比中国“更糟”。特朗普此话一出,欧盟如遭雷击,这意味着特朗普开始在为“对欧盟加征关税”做准备了。先是抛出一个议题,渲染欧盟先对不起他们,随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对欧盟加征关税。作为西方世界的一份子,欧盟可太熟悉这种套路了。



面对来自盟友的巨大压力,欧洲却还陷在俄乌冲突中无法自拔,并寄希望于美国为自己解决问题,他们采取的策略就是把中国和俄罗斯进行捆绑。现任“欧盟外长”卡拉斯在一场演讲中向美国摊牌,如果美国把中国作为假想敌,那就不能让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占到便宜”。同时,卡拉斯还罕见的表示,欧洲将和美国一起对抗所谓的“动乱轴心”。卡拉斯的逻辑很简单,如果把中俄视为一个整体,那么想要对付中国,首先就要摆平俄罗斯,而一旦为了停火给乌克兰施加压力,就会让中国觉得欧美已经貌合神离。

随着特朗普上台,俄乌和谈正在进入快速通道。截至1月23日,特朗普已经通过不同渠道亮明了自己结束俄乌冲突的计划,并对各方提出要求。特朗普开始对欧洲施压,要求北约成员国应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用于国防支出,而不是一味地依靠美国的军事帮助。特朗普还要求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但是这笔钱应该由欧洲来出。对于特朗普的施压,欧盟这边迅速就屈服了。欧盟高级外交官卡拉斯在22日明确表示,为了对抗俄罗斯,欧盟必须增加国防支出以做好最坏打算



尽管欧盟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已经谋划有可能即将到来的各种风险,却未曾想过自己已经深陷“去工业化”“失去能源自主权”以及“俄乌冲突”漩涡无法自拔了。实际上,特朗普祭出格陵兰岛只是一个试探,接下来,要拿走欧盟所有的财富才是他真实的目的。不得不说,特朗普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每一步看起来有点无厘头,但事实上却是精心计算过的。要求俄罗斯尽快结束俄乌冲突,要求世界各国央行与美联储一起降息,实际上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剑指欧盟的财富。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与保护主义政策,使跨大西洋伙伴间脆弱的信任荡然无存。如履薄冰的欧盟为应对来自特朗普的冲击,在三天内有三度对华示好之举,却也招来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戏谑。最先对中国示好的,恰是之前一直对华强硬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她在讲话时承诺,欧盟将本着公平和互惠精神与中国发展互利伙伴关系,以找到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她坦言,欧盟确实正在对中国采取“保护性贸易措施”,但也强调,这一切都可以继续讨论,包括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进口关税。

汽车行业是欧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占据显著比例。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主要经济体,汽车制造业的产值在GDP中占比较高。例如德国,汽车工业每年为德国GDP贡献约7%,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有力推动了欧洲整体经济增长。而且,也能带动上下游产业。汽车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能带动众多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上游涉及钢铁、橡胶、玻璃、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下游涵盖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金融保险、二手车交易等领域。



近日,在瑞士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会期间,荷兰首相斯霍夫表态称,虽然在对华政策方面,荷兰和美国“或多或少保持一致”。但在有关该国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的对华出口问题上,尽管他预计特朗普会进一步限制阿斯麦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但荷兰政府自行决定如何实施出口管制政策至关重要。这实际上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荷兰打算自己说了算。与此同时,谈及如何与特朗普展开合作时,斯霍夫还表示,欧洲在合作中应表现得“有骨气”不会表现得像一个“受害者”。

据环球网报道,中方代表与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在海牙举行会晤,中方表示“两国在全球产供链的不同环节各有优势,合作是符合双方利益,也利于世界进步的”。另据彭博社报道称,荷兰首相斯霍夫则在另一场合表示:“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延续拜登政府的错略”,同时又补充称“荷兰将自行决定如何进行出口管制措施”。荷兰高层的分开会晤与表态,证明其夹在“大国对抗”之间的纠结不会改变,但美国政府换届确实给了荷兰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机会,那就是放松对华半导体技术的管制。



欧盟现在能看清局势,主动跟中国加强合作,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事实早就摆在那了——跟中国作对,既捞不到好处,还可能把自己搞得更糟。反过来看,只要两边联手,欧盟就能借中国这个稳健的市场稳住经济,还能在特朗普上台掀起的“全球震荡”中保住自己的那点家底儿。对欧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转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