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臼是第四纪冰川后期,冰川融水常年累月侵蚀岩石而形成的奇特地貌,主要的特点是“口小、肚大、底平”,和南方舂米的石臼非常相似,所以被称为冰臼。贵州,作为喀斯特地貌区,也有许多冰臼遗址,比如关岭冰臼、罗甸石门坎冰臼、安龙黄角村冰臼、绥阳罗家沟冰臼等,本文要介绍是平塘县的甲青冰臼。

此冰臼位于平塘县甲青村平舟河下游,位于甲青大峡谷之内。甲青大峡谷全长8公里,分为三段,其深度分别达到了400米、300米和100米。其宽度在100米到250米之间。峡谷两岸均为壁立千仞的悬崖、山峰,其绝壁上又生长着树木,生机盎然,可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如此壮美的峡谷,由于交通等因素,至今尚未开发旅游。







冰臼群,位于甲青大峡谷的一段干河上。所谓的干河,是一条常年无水的河流,河床上裸露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头以及沙滩,还有一些小水潭。在洪水爆发的时候,干河就会有流经过,因此在干河徒步,需要看天气预报。



实际上,干河并非是水枯竭了,而是水流到了地下。一位地质学家曾说“干河其实不是干河,应该是一条两层河,平常的时间水都是从下面的地下河流走,只有在发大水,地下河容纳不下那么多水流淌时,水才会从地下河口漫出来,流经地表上的河道。”这种奇特的现象,在喀斯特地貌区也就司空见惯了。



这里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冰臼,有圆形的、有心形的、有蝌蚪形的、还有喇叭形的……有深,有的浅;有的大,有的小。大的近十平方米,小的直径不到半米。有的独立成形,有的拼接在一起。冰臼中往往有潭水,如碧如翡翠。在阳关的照射下,在小石子的反射下,潭水清且涟漪,色彩斑斓。



不过,目前地质学界对甲青干河谷的地貌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冰臼,也有人认为是“壶穴”。按照百度的解释,“壶穴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壶穴集中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及坡度较陡的急滩上。类似的地形也可出现在冰川底床上,由冰水冲蚀造成,特称之为冰川锅。”如果甲青河谷被认定是冰臼,那么这可能就是国内规模最大、长度最长的冰臼群了。



现在,冰臼河谷是一条徒步路线。游客可以开车导航到“甲青村干河村民小组”,将车停在徒步开始的地方(例如干河村篮球场处)。有意思的是,开车前往冰臼群还会路过一座天生桥,汽车会从天生桥穿过,别有洞天。







进入河谷,一路会看到绝壁、田园、密林、冰臼密集处、巨大石板、水潭处、石峰林、沙滩地等景观。其中石峰林是一片高耸的河谷石林,千奇百怪如融化冰山,如缸如井,如冰如火,被游客戏称为“白骨沟”。



徒步全程大概4小时,部分路段石头锋利,容易摔伤、划伤,建议穿着软底户外鞋,配备手杖、急救包和常用药物。徒步者尽量带上矿泉水和干粮。河谷附近有八湾布依寨,徒步爱好者可以在这里买农家土地。徒步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月到5月上旬,其他月份不建议在河谷徒步。



可惜的甲青峡谷下游正在修建水电站,等水电站修完之后,甲青冰臼群就会被淹没了,那甲青冰臼就会成为第二个油菜河,它的美只存在于过去的照片之中。在水电站尚未修建起来之前,大家有时间就去走一走,看一看吧,不然以后多少会有些遗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