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父母全盘认可和接纳,就是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感。
01
最近几天,一直忙着走亲戚。
这种亲朋好友的相聚,孩子却总是主角。
昨天去大伯家,大伯见到女儿就拿着红包说:“考多少分?考得不好可不给红包!”
大伯明显在开玩笑,但女儿却突然不知所措。
她局促地缩着手,不时斜眼瞅我。
我赶紧说:“快收下,大伯的红包肯定配得上你的分数。”
女儿拿过红包,一溜烟没了人影。
其实,女儿今年的期末成绩不好。
数学81分,是班级倒数。
很明显,这样的场景她招架不住。
另一边,三姨娘正喋喋不休。
“我们这个今年不争气,语文才考了86分。”
孙女小萱被她扯着站在一堆亲戚间。
她低着头,恨不得把头埋进胸口。
三姨娘一边吐槽,一边教育孙女:
“平时别光想着偷懒,要晓得努力。哥哥姐姐都比你考得好,以后咋指望你……”
大家闻言,也纷纷数落起自己孩子的种种劣迹。
吃完午饭,女儿就哀求:“妈,我们快回家吧……”
坐上车,女儿长长吁了一口气:
“吓死我了,我好怕三姨婆问我成绩。我一上午都提心吊胆,离她远远的。
要是她晓得我考那么差,肯定被她笑话死。这么多人,也太丢人了……”
然后她补了一句“谢谢老妈给我留面子,我以后一定认真。”
回家的路上,我脑子里总是浮现被人群围住的小萱,心疼极了。
原本开心的节日,成了孩子的公开处刑。
我知道三姨娘一直以小萱的成绩为傲。
以往每年,小萱都是给她贴金,今年考差,却成了撒气的对象。
小萱妈妈尴尬地坐在旁边,不时应和两句。
我不得感叹:
当父母还是得“不要脸”,践踏孩子尊严者,必驱之!
父母“不要脸”,孩子幸福感越强。
02
有种很奇怪的现象:
衣食住行,父母总按照最高标准给孩子。
可在精神层面,父母却格外吝啬。
知乎上有个帖子,“什么样的人,最没幸福感可言”。
其中一位高赞网友的回答令人心碎:我今年博士毕业,但精神却依然贫瘠。
上小学时,我成绩不好。
过年被亲戚问到成绩,父亲说:他那脑子,拐不过弯。不是学习那块料!
上初中,我的成绩好了。
面对亲朋的询问,父亲满口嘲讽:一次两次,能说明个啥,就是运气好。
后来,我考上名牌大学办升学宴。
父亲当着大家的面说:整天闷声闷气,不会说话,以后能有啥出息!
以前,我一直认为是自己不够优秀。
后来才明白,贬低我,才显得他形象高大。
他要面子,就把我踩进泥里。
我做得不好,他就能为自己开脱:是他自己不争气!
我做得好,他就踩我来显示自己:他再厉害,我还不是想骂就骂!
28年来,我像一个浮萍,长得再好,精神都漂浮无依。
我不敢享受成功,总觉得不被允许。
我也不能享受幸福,觉得自己不配。
恰如小萱被奶奶当着一群人嘲讽。
妈妈因为尴尬,还跟着附和。
可以想象,当时的小萱得多绝望。
她被最爱、最信任的人抛弃了。
可能在小萱人生的很长时间,都会被这一天的噩梦不断侵袭折磨。
幸福感又从何而来呢?
03
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
更要懂得浇灌孩子的精神。
我有一位闺蜜,她8岁时父母离异。
但她却是我所有朋友中,过得最开心、幸福的。
她曾跟我讲过一件事:爸妈离婚后,她被判给妈妈。
因为爸爸做工程,每年都难得见上几面。
所以她对爸爸很冷淡。
初二那年,她去爸爸家过年。
那年,她考得很差,尤其是跟继母的女儿一比,简直不忍直视。
席间,大家一直吹捧继女,说她以后有出息。
当知道她的成绩时,大家又是一脸戏谑。
爷爷更是直言:你这样下去咋行呢?还是要向你姐姐学习,考个好成绩……
话还没说完,爸爸就打断了。
“哎呀,闭嘴吧!我女儿考差了,以后我养。
你们瞎操什么心,又不吃你家大米!”
说完,老爸朝她调皮地眨眨眼。
那一刻,她的卑微怯懦全都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骄傲,是幸福。
这种被亲人无条件支持的爱,化作最有力的精神力量。
在未来长长久久地滋养着她。
由此可见,当孩子遭受打压,面临精神霸凌时。
我们最好“不要脸”些,大胆地支持孩子。
为她们赢得健康发育的时机。
根基扎实了,她们的能量才会越充盈。
这样,她们才能更轻松更幸福,放心大胆地享受生活和爱。
04
在这里,我们将“给孩子撑腰”的几种场景和方法罗列出来。
大家可以“拿来就用”!
1. 亲朋询问成绩——孩子考得好。
错误示范:
一般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我头两天看他的卷子,太粗心。
有些难题也不会,跟那些顶尖的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应对原则:考得好,别谦虚,大胆肯定,有理有据讲优点。
正确示范:
我娃今年可优秀了,学习努力,还爱钻研。
中途一个单元搞不懂,硬是天天刷题,问老师请教,最后搞懂了。
比我当年厉害多了。
别为“吹嘘”孩子感到不好意思。
话是说给孩子的,认可孩子的努力,帮他建立自信。
更是给他的精神奖励。
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2. 亲朋询问成绩——孩子考得差。
错误示范:
快别说了!丢人现眼。
他就是没啥学习天赋,比不上你们家娃……
应对原则:不批评不贬低,中肯评价,讲优点
正确示范:
这学期成绩没啥进步,但人懂事了。
头几天我过生日,省了半年的钱给我买了一条项链。
我高兴死了,懂得心疼我了。
这娃没白养。
如果实在考得很差,父母很生气。
也不要大庭广众下孩子面子。
批评责备一定要避人。
把孩子自尊扔进尘埃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3. 亲朋好友炫耀自己孩子成绩优异
错误示范:
你们娃就是优秀,我们家的跟你这完全没法比……
应对方案:平和肯定,不拉踩自己孩子
正确示范:确实很优秀。
05
与其说话是讲给亲友听的,不如说是讲给孩子听的。
过年不为攀比。
更不能把对孩子的奚落当做教育手段。
除了成绩,父母还要肩负孩子精神品格建设的重担。
推着孩子向美好未来奋斗的同时。
也要用克制和爱,铸造她们的精神灵魂。
让她们明白,无论未来何种际遇。
大胆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