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运河之畔的古城高邮热闹非凡。非遗展演、民俗活动、特色美食……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今年,高邮文旅再度“出圈”,高邮市委书记亲自推介,11处“行大运”主题打卡点成为热门,第六届“好事成双·新春大集”更是将年味推向高潮。高邮,正以文旅为纽带,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把手站台推介,文旅融合助力城市升级

  “高邮的变化真大,不仅风景更美了,文化氛围也更浓了。”1月31日,来自上海的游客顾鸿福在离开高邮时感慨道。他和150名“过年团”成员一起,在高邮度过了三天难忘的时光。看民俗、赏美景、品美食,高邮的独特魅力让他们流连忘返。



  更让游客们惊喜的是,高邮市委书记田醒民来到运河·盂城驿街区,向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并现场推介高邮文旅。田醒民表示:“高邮文旅的‘出圈’为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通过提质量、扩增量、抓流量,让高邮文旅从‘爆红’走向‘长红’。”

  非遗与民俗交织,文化底蕴成“流量密码”

  春节期间,高邮的运河·盂城驿街区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灯笼高挂,鼓楼传声,非遗展演、民俗表演轮番上演,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市民刘明带着家人前来拍照,他感慨道:“这里的年味真浓,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街区设置了11处“行大运”主题打卡点,每一处都精心设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趣味完美结合。高邮市农文旅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玲介绍,今年春节期间,高邮推出了第六届“好事成双·新春大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央视财经频道也关注了高邮的非遗,进一步提升了高邮的知名度。

  美食与文化名人,打造高邮文旅新名片

  “过年就要热闹点,这才有年味!”72岁的高邮市民王师傅站在自家店铺前,热情地向游客推荐高邮咸鸭蛋。他笑着说:“这可是高邮的宝贝,蛋黄流油,香得很!”游客王女士品尝后赞不绝口:“难怪汪曾祺先生在《端午的鸭蛋》里对它赞不绝口。”



  作为高邮的“金字招牌”,咸鸭蛋承载了这座小城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风味。依托高邮湖的丰富水资源,高邮鸭蛋以双黄蛋闻名,成为游客们必带的“邮礼”。

  在高邮的特色美食区,热气腾腾的“汪豆腐”也成为人们必点的佳肴。餐馆店长张女士介绍:“这道菜可是汪曾祺爱吃的,软嫩滑口,他吃的不仅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浓郁的乡愁。”

  近年来,高邮依托汪曾祺的文学影响力,打造了汪曾祺纪念馆,并在纪念馆北侧建设了祺菜馆,专做汪曾祺吃过、做过、写过的美食。春节期间,祺菜馆的负责人侯惟峰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组图片——一本笔记簿上,记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汪迷”写下的留言。汪曾祺已经成为高邮文旅的一张新名片,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走进高邮。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高邮启动实施了文游台核心区修缮和景观提升工程,对秦观和宋词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依托《鹊桥仙》《踏莎行》等脍炙人口的名篇,策划设计了一系列充满文化韵味的景观小品。



  高邮市文广旅局局长端武斌介绍:“当前,旅游业已经进入深度体验时代。高邮有烟火气、有美食、有古迹,完全符合游客对深度游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长假前四天,高邮共接待游客17.76万人,同比增长15%。高邮市委书记田醒民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文旅的发展,吸引更多客商走进高邮,在高邮兴业,推动高邮的高质量发展。”

  运河之畔,古城高邮,正以文旅为纽带,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这座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

  江南时报记者孙海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