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无梦想不新春,新春的名字叫梦想。在蛇年新春到来之际,大众新闻枣庄编委会策划《春节特别栏目:梦想的故事》,用一个个枣庄基层一线鲜活的故事,讲述个体的奋斗和梦想,呼吁更多的枣庄人——把梦想刻写在奋斗的坐标上,向着更美好的生活进发。

这个春节,让我们跟随大众新闻一起守望梦想的花开!


春节前夕,京杭大运河畔张前村,一名小伙正在直播墙体绘画,一幅幅墙绘充满了创意,生动且精美,犹如一道绚烂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路人驻足欣赏。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色彩斑斓的郁金香,挺拔壮阔的山川大海,这些墙绘作品都出自返乡青年志愿者王召阳之手。他手中的画笔在墙面上飞舞,不仅为张前村增添了无限生机与色彩,也为张山子镇“村晚”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六年前,正在读大学的王召阳利用寒假时间回到家乡,参与了张前村的社会实践活动。王召阳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春节虽然热闹,但缺乏足够的年味和团聚的氛围。

于是,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生:何不通过举办一场“村晚”,让村民们能够聚在一起,开开心心过个年,找回曾经的年味?

王召阳带着这个想法找到了张前村党支部书记宋飞。宋飞听后,非常赞同,并全力支持。在宋飞的帮助下,王召阳着手筹备第一届“村晚”。

没有场地,他们就用铁架子搭舞台;没有服装,大家就东拼西凑;没有专业演员,村民们就自发组织节目,吹笛子、拉二胡、跳广场舞……就这样,第一届“村晚”在简陋的条件下成功举办,并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在王召阳和一群对乡村充满热情的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策划下,张前村“村晚”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它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和变迁,也承载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做志愿者的这六年期间,除了办春晚,村子里的事情,小到三秋三夏防火、环境卫生整治,大到修缮党建阵地、建设生态巷以及葡萄巷,我从未缺席。在国庆节期间,考虑到村里的老年人对天安门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便把‘天安门’搬到了村里,免费上门为老年人拍照,圆他们去天安门的远行梦。我们无法预知一瞬间的价值,直到它变成回忆,我想这就是摄影的意义,也是我坚持留在基层做志愿者的意义”王召阳真切地说。


归乡雁群展翅飞,学子智慧润故土。王召阳将所学倾注于家乡,为乡亲们编织欢笑与温馨。他们以青春的旋律,点亮了家乡的夜空,使之焕发出别样的光彩,成为乡村晚会中最耀眼的篇章。这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正是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的生动注脚,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记者短评:梦想就是这么青春:因社会实践结识乡村,从此村子里的大情小事都成了这群年轻人的自己事。即使一场村晚,也是面朝新春,心暖花开。

台儿庄宣传部 何 丽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栏目策划:吴荣欣

采访统筹:孟令洋


梦想的故事|①滕州:百年老企酿新醋

梦想的故事|②薛城:乡间小村幸福年

梦想的故事|③山亭:紫藤花开早归乡

梦想的故事|④市中:鲜辣抚慰游子心

梦想的故事|⑤峄城:冬日榴乡别样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