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网友发帖称,才正月初四,回乡过年的浙江大军就开始出发了。



我是想不明白他们回乡过年的意义。腊月二十七才回来,正月初四走。在家的时间就五天,来去几千公里,油钱过路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并且正月初一的天还有人买了牛羊杀了请全村的人吃,这一天怎么也要上万的钱。看来浙江是一个好挣钱的地方,不然那些去打工的人怎么会这么出手阔绰呢?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是回来看父母的,其实不是,他们父母也出门打工去了的,家里平时一个人都没有,只有过年才回来几天。我觉得屋子都难得收拾。

也有人打一年的工,年终剩几万块钱回家过年,大家一起玩牌就输完的。到出门时借了路费开始新一年的打工生活

好多东西想不明白。

  •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围观和热议浪潮。

只有回去那天家人是欢迎的,过了初一就问啥时走。搞得我们初二下午就走了。

我一般都是过年回家一个月,平时孩子放假回家10天左右,什么钱不钱的无所谓,陪也就十几二十了。

落叶归根,老家怎能忘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风俗。

我11月底就从浙江回家过年了,回家就是给家里人各种做饭做家务,我这几个月感觉过的超级充实,再过一个礼拜回浙江赚钱。过年回家几天,对我来说意义不大,要回就来票大的。

面子,牵挂,应俗,都有点意思吧,有的时候,中国人做事就是做给谁看的,仔细想想确实是,其实中国人过年不像以前了,那是期盼,现在就是受罪,节省几个月就是回来走个形式。

穷尽一生,打拼,为自己,有尊严的活,为儿女,有一个好的成长阶段,随后,慢慢老去。

早回去有两大类人:第一工作稳定需要提前返回轮班(工资加倍)第二种就是没有工作、找工作、换城市、找房子。这一种。不固定的。

这就是五仟年风俗,过年团团圆圆过大年,走亲仿友,发红包,大年一过,变穷光蛋一个,趁早回城搬砖。

  • 春节,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于中国人而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每至此时,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这场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被称为 “春运”。

据相关部门统计,2025 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 90 亿人次,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 5.1 亿人次和 9000 万人次,自驾出行则高达 72 亿人次 。这样庞大的数字,足以彰显春运的规模之宏大,也让人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人如此执着于过年回老家呢?



说到底,中国人的“家”天下观念很强。无论你身处天涯何方,老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而春节回老家,便是回到这个港湾的归巢之旅。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亲情的眷念被无限放大,让人们跨越千山万水,也要回到亲人身边。在国人的基因里,在意识形态里,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一家人团圆就是天下最大的幸福。而且春节,本身就是文化的传承,根脉的延续。过年回老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归乡之旅,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是家族文化延续的重要方式。



除此之外,回家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是归属感的追寻。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的心灵常常在喧嚣中迷失。而故乡,就像一座宁静的港湾,承载着游子们的归属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也就是说,过年回老家,不仅是身体的归巢,更是心灵的慰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故乡的乡音,是游子心中最温暖的旋律。当游子踏上故乡的土地,听到那久违的乡音,心中的思念和牵挂便找到了寄托。只有在家乡,成年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拥有那份与生俱来的归属感。



2025年春节已经悄然离去,又是新的起点。希望所有人都在家里汲取新的力量和智慧,为新的一年注入新的希望和动力。加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