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如何学习——学习科学(022):学习策略(一)



接下来的8篇小文,我们一起讨论——学习策略。在009篇时,我们给刘老师定了一个长远目标。为实现目标,刘老师不仅要增进知识、掌握技能、还应该学会学习、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这就要求刘老师要成为一个策略型学习者,从而更好面对自己达成总目标的追求承担起全部的责任,并随时对实现目标(学习)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自己工作、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策略型学习者,应具有至少5个范畴的知识,本篇我们主要来讨论“有关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知识”。

策略型的学习者应对自己有较多的认识和了解。例如,他们知道自己在学术性学习方面的长处与短处;哪些学科学起来比较容易,哪些比较困难;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自己的天赋是什么,等等。他们还知道自己偏爱什么、擅长什么,怎样才能使自己喜欢学习,一天中什么时间最适合工作,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自己有哪些学习习惯,哪些习惯好,哪些习惯不好,有什么办法改变不良习惯,学习的环境怎样以及自己参与哪些实践活动,等等。总的来说,策略型学习者通过深入了解自己(学习能力、兴趣与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偏好、学习环境等)在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够更好地制定学习计划并调整学习策略

在个人资源的管理上面,策略型学习者不仅关注外部资源(如教材、辅导工具等),还重视个人内部资源的管理,包括情感、动机、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帮助学习者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做出有效的决策,例如:增加课外学习时间、改变学习方法或策略、补充相关背景知识、调整学习环境或参与实践活动等等。

对于刘老师长达15年的长远目标来说,往往涉及多个阶段和领域的持续学习与成长,而对自身学习能力、偏好和习惯等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规划和调整学习路径。首先,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可以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例如,如果知道自己在某一学科上有天赋,就可以在该领域深入钻研;如果发现某方面存在困难,就可以提前规划,寻求额外的资源或方法来弥补。其次,了解自己的学习偏好和习惯,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环境。比如,如果你是视觉型学习者,那么通过图表和视频来学习可能会更有效;如果你在清晨精力充沛,那么安排在早上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会事半功倍。此外,长远目标需要持续的动力和自我激励。通过提升自我认知,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和动机,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不断调整策略以应对挑战。

总之,通过深入了解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特质,策略型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管理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更助于学习者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提升综合能力和行事效率,从而更有可能实现目标。

--------参考:《学习科学研究》高文等著

本辑小文主要探究成人在职场上的学习。“学习”的能力于人类而言与生俱来,但各有差异,且差异不可谓不大,因而职场中学习“学习”这个事儿是客观必要的,所以本博主(自称为初级终身学习者)斗胆以“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来阐述我们职场人可以如何更好地学,期待与大家一起探究和学习,一起进步!

鉴于近10年来在研究学习和服务托幼行业,因此本辑小文涉及的例子或指向对象,大概率会是幼儿教师。但其他行业职场人员也是无碍的。

学习学习

学习如何学习

学习科学助你成为

善学者

善教者

终身学习者

2025.01.22

于南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