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最大的失败,并不是贫穷,而是培养出性格懦弱、胆怯、怕事的孩子。
性格懦弱、胆怯、怕事,并不是生存之道,恰恰会阻碍人生的发展。
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稍微性格懦弱一点,都会被人欺负,更别说白手起家,去工作赚钱了。
父母都希望子女可以自力更生,甚至攀上人生巅峰。却忘了一点,性格懦弱的孩子,其实是没有未来的。
讽刺的是,无数父母都在培养性格懦弱的孩子。并不是他们想要孩子性格懦弱,而是他们在无意中, 让孩子变得性格懦弱。
有这些特征的家庭,正在培养性格懦弱的孩子。
一、控制欲极强的家庭,正培养性格懦的孩子。
毁掉孩子一生,或者给孩子带来人生阴影的,莫过于父母的控制欲。
无数父母都认为,我生养了孩子,孩子就是我的附属品,那他们就该乖乖听话。要是不听话,他们就是天打雷劈的不孝子。
这种“孩子就该乖乖听话”的想法,恰恰体现了父母极强的控制欲。
试想,孩子从小就乖乖听话,那他所塑造的,不就是绵羊一样的性格吗?而绵羊一样的性格,不就偏向于懦弱、胆小、怕事吗?
父母的控制欲,跟子女的性格塑造,其实是存在矛盾的。控制欲越强,子女的性格越懦弱;控制欲越弱,子女的性格越大胆、自信。
后者,更有利于白手起家去做事。毕竟,这个社会需要的,并不是胆小如羊的年轻人,而是大胆做事的年轻人。
二、充满争吵、打骂的家庭,正培养性格懦弱的孩子。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是最差劲的?毫无疑问,是争吵连天的原生家庭。
夫妻俩天天都在吵架,不是今天冷战,就是明天打架,那你认为,从小就看在眼里的孩子,内心会有什么想法呢?
就一个字,怕。他们害怕父母争吵,害怕父母家暴,害怕父母将怨气发泄到他们的身上。如此忐忑地活着,就会塑造懦弱的性格。
当然了,无数父母都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依旧认为争吵连天很正常。殊不知,这并不是正常的,而是有害的。
孩子成长的时候,父母双方就应该和谐相处。对于孩子,也不要有太多打骂的行为。打多了,骂多了,人也就成为木头了。
恰似木头的孩子,别人踢一下,他们才动一下。如此,就等于是“废”了。到了社会打拼,连赚钱养活自己都困难。很悲催。
三、老实巴交的家庭,正培养性格懦弱的孩子。
苏轼说过,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很多人都把“忠厚”理解为老实巴交,哪怕任人宰割也不能去反抗。这,就是错误的理解。
真正的忠厚,首先是坚持君子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其次,是坚持诚信的原则,你对我讲诚信,我才对你讲诚信,诚信是相互的。
什么是君子?刚柔并济就是君子。只有刚,而没有柔,那就是莽夫;只有柔,而没有刚,那就是任人宰割的废材。
所谓“太刚易折,太柔易废”就是这个道理。不论是刚,还是柔,都不能走极端,而应该“中和”在一起,刚柔并济。
人,可以适度老实巴交,但一定不能过度老实巴交。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才是为人处世的真相。
四、驯化文化浓厚的家庭,正培养性格懦弱的孩子。
听话的奴隶,是怎么培养的?就一个字,驯。
有一个管理学的说法,胡萝卜加大棒。人类驯服毛驴,首先揍它一顿,让它心生恐惧,然后再给它一根胡萝卜,让它吃饱。如此,它就乖乖听话了。
只给它胡萝卜,而没有揍它一顿,那它就不会听话;只揍它一顿,而不给它胡萝卜,那它就会被饿死,有可能会变得野性十足。
唯有先揍它一顿,再给它一根胡萝卜,既让它心生恐惧,也满足它最基本的吃饭需求,所以它才会为了苟活,而乖乖听话。
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数家庭、父母,都在用类似的方式“驯服”他们的子女。而他们的子女,不就活成了毛驴的模样了吗?
“驯服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并不是人格完整的人,而是性格懦弱、怕事的牛马。成为牛马,竟然是他们必然的命运。很讽刺。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