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朱熹晚年,于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承父志在福建建阳考亭建"竹林精舍",后更名"沧州精舍"。宝庆元年(1225年)建阳县令刘克庄建祠纪念,淳祐四年(1244年)诏为书院,御书“考亭书院”匾额。在宋代,四方学子不远千里负笈到考亭求学问道,群贤毕至,形成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考亭学派"。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对“格物致知”进行了具体的阐释,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也就是说要想获得知识,首先要接触事物并深入研究它的原理。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而天下万物也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充分认识,致使知识存在某些局限性。“格物致知”的终极目标是探究事物真理到尽处,将所有的事物了解透彻,让自身的认知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没有任何障碍。

艺术简介

唐永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第五届草书委员会副主任,陕西书法院副院长,书法作品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提名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第三届全国行草书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书法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及全国多家博物馆收藏并刻石。



唐永平近影

“建阳历史文化”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选策划:支荣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