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晓晖 乙巳蛇年到来,我们决定就近在孩子们的外婆家四川过年,不回我的老家浙江永康。一家五口为此节省不少路费,因为春节期间人均往返至少两千元,一趟行程万元,大概是我做记者一个月的薪水。
我媳妇的老家在四川自贡,自贡位于川南,有一种说法是“四川妹子甲天下”。我要加上一句“川南妹子甲四川”,这是我多年观察得出来的结论。
媳妇到除夕才放假,头天晚上收拾好行囊。第二日高速路免通行费。孩子们已经兴奋得睡不着,早早地起床。我们满怀期待地开始了蛇年的旅程。
盐帮由来
两百年前,自贡是四川除了成都以外最为繁华的城市。
因为自贡产盐,最知名最古老的燊海井已经被人工挖至千米之深,至今仍在产盐,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井盐作为自贡特产,销往全国。
明清时期,自贡的盐业极为繁荣,无论是井盐的产量,还是盐税的收入,都在全国市场占据非常大的比例。一项研究显示,清朝自贡井盐产生的税收,占整个四川盐税的85%;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海盐产量下降,自贡的井盐一度占到全国盐产量的40%。
从古至今,盐税是重要的税赋之一,又有“天下税赋,盐利居半”的说法。哪怕时至今日,已经步入人工智能的现代社会,盐这一特殊商品,仍然由政府垄断经营。
由于盐业的繁荣,大小盐商齐聚自贡,繁衍生息,世代不绝。盐乃官府专营,盐帮一词,起源于东汉,最初指的是贩卖私盐的走私分子,但后世演变,一些巨富商贾获得贩盐许可,成为盐商,盐帮慢慢变成泛指产盐、贩盐整条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者。
历史上,自贡的井盐,主要采取水路运输,经釜溪河到沱江,再由沱江经泸州到长江,最后从长江销往全国。在20世纪初的老照片上,自贡王爷庙附近的码头,停泊着上千艘等待装盐的木船,可见当年盐业的繁荣。
自贡也因为井盐的源头、盐商的聚集被称为盐帮之都。自贡这个地名,也是因为“自流井”和“贡井”两大盐井的名字合称而得名。如果没有自贡井盐矿开采的伴生物卤水,富顺县也就没有了豆花这千年饮食代表之作。
总而言之,因为井盐的富产,在自贡这片土地上,人们的食物与盐帮息息相关,自贡菜又被称为盐帮菜,是川菜里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四川省唯一一个由地级市拥有的自成体系的菜系。
盐帮菜
盐帮菜特点我将其总结为四个字:香、辣、鲜、咸。到重庆的时候,吃火锅时,我感觉嘴巴受不了;到自贡之后,尝盐帮菜时,我感觉肚子遭不住。
中午抵达自贡,外婆已经准备好了满满一桌菜。凉菜有冷吃兔、冷吃鱼、冷吃排骨、凉拌鸡、凉拌折耳根、腊肉腊香肠;热菜有水煮牛蛙、干锅兔、香辣蹄髈、盐烧白、香辣鲫鱼、耙耙肉煮豌豆尖等。每一个菜都令人垂涎欲滴,每一个菜都是经典,当然,几乎每一个菜都是那么的辣。幺妹(我最小的女儿)对外婆做的盐帮菜,赞不绝口,用她最朴实最直白的语言来形容就是:又辣又好吃。
自贡产的井盐颗粒粗壮,大概是因为井盐实在太多,盐帮菜大多口味偏咸,也有一种说法是盐井的工人体力消耗巨大,因此吃饭的时候需要补充更多的盐分,因此盐帮菜偏咸偏辣,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随着盐商们的走南闯北,盐帮菜很快流入成都府,成为达官显贵的桌上佳肴,成为川菜派系中的主力。盐帮菜的知名度并不亚于重庆火锅、乐山钵钵鸡、宜宾燃面,与其他川菜派系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
说到盐帮菜,我不得不提及一点,自贡人可能吃掉了全中国最多的兔子。幺妹问我:大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这么可爱的兔子,为什么会成为自贡人餐桌上的菜肴?我诚实地回答:爸爸也不知道。
自贡人极爱吃兔子,通常采取小煎做法,用辣椒、花椒、蒜瓣、姜丝与兔肉一起切成丁爆炒,其味道之鲜美,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盐帮菜系中,光兔子的吃法就有很多种:冷吃兔、干锅兔、鲜锅兔、兔肉汤锅、卤兔头等。如果你到自贡来旅游,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馆子都写着“厕所兔”三个字,原因是近年来一家位于厕所旁边的兔子餐馆爆火,成为食神级的代表,因此所有兔子餐馆都标榜自己得到了“厕所兔”的真传,把“厕所兔”三个字写在招牌上面。这些兔子餐馆遍布大街小巷,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可能有几百上千家之多,在自贡著名的旅游景点恐龙馆旁边,“厕所兔”餐馆更是一家挨着一家,一眼望去,竟然延绵不绝。
2007年,盐帮菜被写入自贡市政府工作报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已经故去的自贡盐史专家宋良曦,在2012年写《盐帮菜赋》:人生曰盐,天生曰卤。道由心生,味从盐出。食为八政之首,盐乃百味之祖。古往今来,咸鹾为食肴之将;士农工商,盐帮乃美食之族。历代盐商富甲郡邑,各朝盐帮称雄江湖……(限于本文篇幅,《盐帮菜赋》未完全录入)
盐帮菜的地位,得到世人认可。
自贡灯会
作为盐帮之都,自贡最有名的三样特色是:盐帮菜、恐龙馆、彩灯会。
说完盐帮菜,再来说恐龙馆,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规模,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2024年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在遗址基础上修建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全球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
自贡发现井盐和恐龙,大概与其独特的地理特质有很大的关系。在三叠纪晚期,四川盆地本是汪洋大海,由于地壳运动而抬升,海水退却形成中央地势低平的内陆湖泊,即“古巴蜀湖”,盐矿物质沉淀至底部,造就了丰富的盐矿。至侏罗纪中期,自贡地区为地势平坦的滨湖平原,河流纵横,湖泊广布,又为恐龙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环境。
自贡的彩灯,是这座城市除了盐帮菜、恐龙馆之外的另一张名片。每到春节,彩灯大世界人潮涌动,川渝地区的游客络绎不绝。
2025年是蛇年,本届自贡灯会的主题是“灯贺中华,气象万千”。附近的全季酒店的房间价格,在春节期间,涨到了1200元左右一夜,可见人气之旺。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市张灯结彩,每棵树都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芒,一眼望去,仿佛进入童话世界。彩灯大世界的游人,比春运时期火车站的旅客还要多一些,人挨着人,人挤着人,每个人都陶醉在这光怪陆离的彩灯之中。尤其是刚入园的《青城双姝》(白蛇青蛇两姐妹),在夜幕中栩栩如生。白娘子的眼睛还会微微眨动,仿佛正从千年之前向你走来,令人叹为观止。
我查了史料,发现自贡的彩灯与盐帮的兴盛有着紧密的联系。自贡彩灯习俗,诞生于汉唐。那时随着佛教的传入,自贡地区开始出现新年燃灯的习俗,又叫天灯会,其目的是庆贺元宵佳节。到了明清,自贡的灯会,由于盐商的富庶,得到极大发展。盐商奢靡享乐,赏灯、玩灯风盛,繁荣了自贡的彩灯文化。每到春节、元宵节,灯会璀璨,热闹非凡。
有史记载,在自贡艾叶古镇,清初有盐商黄敦三之子黄滨屿别出心裁,仿照古都南京秦淮河,在旭水河(釜溪河的支流)上设花船,载客泛舟,丝竹歌舞,欢饮达旦。其他人争相效仿,最多时候艾业古镇就有花船140多艘。
由此可见,没有盐商的繁荣,就没有经济的繁荣,没有经济的繁荣支撑,就没有自贡彩灯的繁荣。两者息息相关,作为盐帮之都的自贡,其彩灯民俗2008年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2024年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人类的文化明珠。
不过,自贡彩灯会的门票挺贵的,要168元一张,这是游客观赏彩灯的门槛。对盐帮之都自贡而言,井盐的生产成本要高于海盐,最近几十年井盐已经衰弱,井盐伴生的化工产业,也随着环境治理而衰弱。当下,自贡经济发展更依赖旅游产业,也就是盐帮菜、恐龙馆和彩灯会这三大特产。
大年初一,我问幺妹,你老家是哪里?我期待她的回答是爸爸的老家浙江永康。但是她看了一眼她娘,为了讨她娘的欢喜,幺妹小眼珠骨碌一转,用自贡话回答:我是自贡人。
写到最后,告诉你一个秘密:自贡人有着四川人最容易区分的特征,他们说话带着浓浓的盐帮口音——喜欢卷舌,这可能是盐帮自古至今最重要的演变。
欢迎你来到自贡,体验这两千年的盐帮之味。
张晓晖经济观察报记者
资本市场部记者
从事新闻行业超过12年,专注于时政、公司新闻报道,擅长采访、调查、取证和突破。2006年起在经济观察报华东新闻中心(上海)工作,2008年派驻重庆,负责西南地区新闻报道。常驻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