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梁兴初入伍,离开家门时,老母亲追上来,往梁兴初的怀里塞了一块银元。梁兴初知道,那是母亲攒了很久,才攒出来的一块银元,推脱不肯要。

老母亲握着梁兴初的手,说自己在家用不到什么钱,反而是梁兴初,行走在外,总有需要钱的时候,这块银元就给梁兴初以备急用。

梁兴初感念于老母亲的恩情,一直将银元贴身携带,时不时拿出来,睹物思人。

有一回,梁兴初在战斗中负伤,住入医院治疗。但他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只要有空,便让护理战士扶着他,去附近村子走走。

某天,梁兴初又来到村子里转悠。路过某间民居时,忽而听到里面传来一位老妇人特别哀伤的抽泣声。梁兴初好奇走近,敲门询问老妇人发生了什么?

老妇人看梁兴初穿着一身军装,便向他吐露实情,说自己到集市卖大鹅,赚回一枚银元,谁知去药店买药时,药店主人却说她的银元是假的。老妇人赶忙回到集市,去找买家;买家是一个地痞无赖,不仅没有赔偿老妇人,还把老妇人推倒在地,倒打一耙,说老妇人诬陷他!

老妇人争辩无果,只好自认倒霉。回家后,她越想越难过,这才有了梁兴初见到的那一幕。

听完老妇人的话,梁兴初的心头涌出愤慨与同情。他下意识伸手摸向仍带着他的体温的那枚银元,犹豫片刻,咬牙拿出来,递给老妇人,道是自己用这枚真银元换老妇人的假银元,催促老妇人赶紧再去买药,给丈夫治病。

老妇人对梁兴初再三道谢,几欲下跪。

彼时,梁兴初并未想到,自己这次善意举动,反而在往后战斗岁月中,救了自己几回!

一次是在黄陂战斗中。一颗子弹正中梁兴初的左胸,梁兴初当场仰面倒下。战士们都以为梁兴初牺牲了,打算把他抬到后方。

结果,战士们走到梁兴初的身边,还没有动作,梁兴初就自己坐了起来,大吼一声,再次生龙活虎地指挥起战斗!



事后,医生来给梁兴初检查,发现梁兴初的胸口毫发无损,不由问梁兴初到底怎样躲过子弹的?

梁兴初笑着拿出那枚假银元,说:“是它救了我啊!”

听说过假银元故事的战士们纷纷感慨:“还是好人有好报啊!”

一次则是在辽沈战役中。带队参加黑山阻击战的梁兴初在战斗即将结束时,跳出壕沟,打算亲自带队追击敌人。

不料,一颗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子弹击中梁兴初的胸口,梁兴初应声倒地。

卫士们当即慌了神,手忙脚乱冲过去,想要抢救梁兴初。

梁兴初却若无其事爬起来,推开抱住他的卫士,连声表示:“没事儿,没事儿,我没什么大碍,继续战斗吧!”

战后,大家从梁兴初的口中知晓,原来还是那枚假银元救了他的命!

就这样,那枚假银元代替母亲给予梁兴初的真银元,成为梁兴初随身携带的物件。

不过,梁兴初并非每回都能在战场上这样幸运,他也曾受过非常严重的伤。

梁兴初的儿子说,梁兴初的一生一共负伤9次,去世时,身体里还有4块弹片没有取出。仅朝鲜战场,梁兴初就受了3回伤。

一回是骑马准备出发时,敌人的炮弹突然而至,落在梁兴初的身边,梁兴初的坐骑当场丧命,梁兴初也身受重伤;一回是炮弹正好落在指挥所,弹片从大门飞到屋子里,击中梁兴初的肩膀。

还有一回,梁兴初正在屋子里看地图,研究作战,电话铃声响起,他准备去接,一颗炮弹落在地图前,前后仅相差几秒钟,梁兴初侥幸捡回一条性命。

大家见指挥所如此危险,纷纷劝说梁兴初把指挥所后移,但梁兴初坚定表示:“不移,一步都不能后撤!你们也不准后撤!”

任桂兰是梁兴初的夫人,与梁兴初携手走过数十年风风雨雨。暮年时,她为采访者讲述梁兴初的故事,说:“我们家老头,是一个打硬仗的人,没参加革命前,他就是一个打铁的。”

梁兴初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是家中的长子。少年时代的他十分顽劣,经常在外惹是生非。他的父亲是一名篾匠,对儿子如此表现相当头疼,于是生出要让梁兴初去外面学一门手艺的念头,希望严厉的师傅能管住梁兴初。

谁知,梁兴初去了裁缝铺,故意把师傅的衣服剪坏,吓得师傅赶忙辞退他;到了理发店,又把客人的头发剪成阴阳头,让恼羞成怒的师傅说什么也不肯收下他。

父亲无奈,只好狠心把梁兴初送去打铁铺子。他的本意是想让梁兴初吃吃苦头,知难而退。不料,梁兴初反倒喜欢上打铁这门工作,天天在滚烫的铁水前,耐着性子抡大锤,拉风箱,一改往日顽劣作风。



打铁师傅也喜欢上勤快的梁兴初,细心教导梁兴初3年多,直到梁兴初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红军,离开故土为止。

那段打铁生涯,同样是梁兴初念念不忘的过去。成为将领后,梁兴初依然时不时回顾那段岁月,自言:“打铁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计,它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蛮力和巧力,在打铁铺的3年,对我后来的军事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1930年,梁兴初加入红军,开始属于他的戎马半生。梁兴初不是一个容易退缩的人,相反,战场上的他十分勇猛,每回作战,必定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他的出色表现很快赢得上级青睐,获取晋升机会。

红军攻占腊子口后,毛主席等人一时间难以定下下一步计划。梁兴初主动请缨,到哈达铺侦察敌情,筹集物资。

临出发前,毛主席把梁兴初叫到跟前,对梁兴初说:“我想交给你一个特殊任务,进城后,你务必帮现在又饿又渴的我,找一些精神食粮回来!”

梁兴初疑惑反问:“精神食粮?”

毛主席笑了:“对,精神食粮。你们进城后,多去邮局转转,把最近的报纸、杂志都给我带几份回来,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梁兴初明白了,当即向毛主席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到了城中,梁兴初果然让人去邮局转了转,可惜只带回几份泛黄的旧报纸。

眼看要无法交差时,梁兴初计上心头,找到镇长,问他镇公所里有没有最近的报纸与杂志。镇长先前已被梁兴初震慑,对梁兴初特别畏惧,听到梁兴初的话,赶忙回答:“没有、没有,我这个人一贯不爱看书,我那里没什么报纸,不信您可以去检查……”

就在梁兴初有些苦恼之际,一个战士抱着一堆报纸跑了回来。从他的口中,梁兴初得知,这几名战士是奉梁兴初的命令,去检查早上被他们俘获的敌人行囊的,他们从敌人那里,查获大量报纸和杂志。



梁兴初松了一口气。

其后,毛主席通过梁兴初带回来的报纸、杂志,了解敌情,带领红军向陕北出发,取得长征胜利。

梁兴初在此重大历史决策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后,梁兴初继续努力为家国人民而努力奉献。1985年,由于突发心脏病,梁兴初在北京病故,享年73岁。

参考资料:

《梁兴初将军的“铁”“银”传奇》

《伉俪情深写春秋 访开国将军梁兴初的夫人任桂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