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大校阮克月撰文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随着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逐渐形成了以苏联和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曾经紧密团结和相互帮助。那个时候,由于越南直接对抗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因此得到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和中国积极的、及时的、巨大的援助。
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关系出现严重分裂。特别是苏联和中国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对立(甚至爆发了边境武装冲突),两国出于不同的动机,都想把越南拉到自己这一边来。面对这种情况,越南领导人明智地选择了在中苏之间保持平衡的外交战略,以同时获得两国援助,从而实现统一国家的目标。中国方面见影响不了越南,于是转变了政策方向。
越南南北统一之后,与中国的关系迅速恶化。中国从各个方面采取行动,甚至宣称将出兵“给越南一个教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越苏关系迅速升温。1978年11月3日,越南和苏联签订了《越苏友好合作条约》。除了经济贸易和文化合作条款之外,该条约还包括了防务条款,比如实行“共同防御”,这意味着“两国将共同协商并采取有效行动确保彼此的防务安全”。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友好的条约,表明了越苏两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此后不久,苏联就采取了非常实际的行动来执行条约规定的各项条款,如:增加援助,增派专家,接手中国终止援助的大型工程项目……
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60万军队在越南北部边境全线发起了大规模进攻。第二天,塔斯社发表了苏联政府对于这场边境战争的声明。声明称,“苏联坚决要求停止战争和中国军队立即撤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土”,北京的决策者“应当趁着为时不晚停止下来”。并表示:“越南人民这一次也能够保卫自己,况且,他有可靠的朋友。苏联将履行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虽然没有直接进行军事干预,但采取了必要的行动来帮助越南保卫北部边境。
增加武器和粮食援助。北部边境战争爆发之后,苏联立即向越南提供了大量装备,包括陆军、防空军、空军和海军的现代化武器。在此期间,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运输船源源不断地驶入海防港,卸下援助物资。加强专家和顾问团队。如果说过去苏联只派遣专家帮助越南发展经济,那么自从北部边境战争以来,苏联除了加强经济技术专家之外,还向越南派遣了军事顾问团。
与此同时,为了给中国施加军事压力,从3月12日至26日,苏联军队在远东地区的所有军区、蒙古和太平洋,进行了陆空诸兵种联合实弹演习和海军实弹演习。这是苏联军事史上规模较大的演习,共出动了陆军和空军20个师的部队,总计200000人、2600辆坦克、900架飞机和80艘军舰。
来自图拉的空降师在2天之内由军用运输机运送到赤塔地区,距离为5500公里;来自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战斗机团直接通过空中机动,转场到蒙古的机场。在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包括6艘潜艇在内的近50艘苏军舰艇进行了战备行动,并同时进行了旨在摧毁对方海军的作战演习。这些行动警告中国,苏联始终重视与越南的友好关系。如果战争进一步扩大并持续下去,则不排除苏联直接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性,而这一警告似乎或多或少让北京感到担忧。
与此同时,苏联空军的运输航空兵保障了越南军队人员与武器装备的空中运输。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苏联帮助越南将20000人的主力部队、1000多件作战装备、20架军用飞机和直升机、3000多吨武器弹药从柬埔寨战场运回越南北部。
苏联的大力援助,对于越南的北部边境保卫战争意义重大。
点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第六条明确规定:“一旦双方中之一方成为进攻或进攻威胁的目标,缔约双方将立即进行协商以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障两国的和平与安全。”但苏联在我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未敢实施军事干预,其结果就是把自己虚弱的一面暴露在了全世界面前,在国际社会上颜面尽失。
我军实施还击作战,目的在于打破苏联的战略包围、稳定东南亚乃至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局势,推动国际反苏统一战线,为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从表面上看是打越南,实际上是摸苏联的底。
当时中央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反复权衡利弊,差不多经过了两个月的慎重考虑,才定下决心。下决心时,最大的担心是怕苏联有强烈的反应,存在大的风险、中等风险、小的风险三种可能。苏联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不可能为了越南转移战略重点,而且我们的行动时间不长,苏联也来不及反应,所以大的风险肯定可以排除;中等风险,也就是苏联出动数个集团军从西北或者东北方向进攻,中央认为这种风险基本也可以排除;小的风险,即苏联出动几个师的部队选择我方防御薄弱的地方小打一下,存在这种可能。
基于上述分析,从料敌从宽的角度出发,我军立足于中等风险,在西北、华北、东北方向进行了相应的作战准备,结果苏联不仅不敢大打、连中打、小打也没有,从而摸清了他也是一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纸老虎。这样,无论是进行国内建设还是开展对外斗争,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用小平同志的话说:
“所以我们需要中越、中苏边境有个比较安定、比较稳定,取得这个条件起码取得这个自信,他们不敢随便欺侮我们,要试一试、量一量苏联。报纸宣传这个没有好多用处,抗议没有用处,联合国决议也没有好多用处,特别警告一下苏联,这样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也比较放心。”“就国际上说,推动了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事业,对柬埔寨是支援,对苏联是称了一下他的份量,这一点国际意义最大。”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