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可能都听过武侠过时的论调。
在没有「武侠大宗师」张彻之前,以及张彻之后,唱衰武侠过时的声音从未曾断绝过。但实际上,流行文化的发展总呈现折线式,高低起伏之间,创作尝试不停,生命力必然不止。
武侠片,作为中国独有的题材,融合或真实或突破想象力的外在功夫和内在儒、道、墨三家学说的精髓,兼具视觉和灵魂冲击,我们似乎没理由不信它会延续传承下去。
一代人终将会有一代人的武侠新记忆。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这部春节档唯一武侠片,导演徐克此前讲的八字推荐语正好精准概括了观影感受——
「开心」
“做人最紧要係开心”,做观众尤其是。
原本对于徐克把《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和「开心」情绪挂钩是画了个问号的。毕竟故事是江湖与庙堂均牵涉其中的乱世背景,呈现各方势力争斗角逐和主角成长时,容易出燃点爆点,似乎不易出笑点。结果,发现全程看下来确实比较轻松愉悦。
虽然本片没打出喜剧标签,不过塑造了鲜活的喜感群像。
其中欧阳锋,诙谐程度堪比灰太狼,回回被虐回回初心不改,只差讲一句“我一定会回来的”,梁家辉塑造出了跟其他的影视版本大不相同的西毒。
“险胜”“打赢了就是真的”……他既是嘴硬强者,输为胜时胜亦输,又是逻辑鬼才,假作真时真亦假。
以欧阳锋为中心,以发癫为指令,召唤出来的是吹嘘和蛐蛐双手抓的江湖恶人版塑料战队!
而丐帮,看长老“挤兑”黄蓉看笑一次,看传小纸条看笑一次……全员喜剧人刷新了既往的印象,在做紧扣“侠之大者”主题的一环之余,贡献了恰到好处的冷幽默。
蒙古皇子团,拖雷和他人均八百个心眼子的兄弟形成对照组,也有起到调和节奏的作用的时候。
自然而然地平衡电影基调,《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穿插的笑点好就好在非网络梗大杂烩,它的设计逻辑贴近港片的喜剧风格,部分辅以方言,综合会比较张弛有度。
「热闹」
春节总讲究一个热闹,《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适合春节档观看的原因之一正在于它营造了热闹的氛围。
原著100多万字,100多个出场人物,此次改编成146分钟的电影,重点放在最是高潮迭起不过的末尾七章,浓缩其间的精华再融入徐克创作,强剧情足以带起强视听效果。
大场面,以“震撼”来形容不为过。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完美具象化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实景加上特效的加持,给人一种无需借助3D亦有“千军万马”卷漫天黄沙扑面而来的沉浸式体验。
郭靖回草原,当大汗与一众人骑马而至,白雕云集遮天,壮阔的景象和相应响起的磅礴蒙语歌曲也是让人胸中顿起一股豪迈之气。
高手过招时,不局限拳打脚踢,气波惊天动地,打戏直接打出了江湖仿佛真的存在“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这类内外武功绝学的错觉。
市井气,以“贴地”来概括没问题。
因人物多且设定多元,“生旦净末丑”齐聚,《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叙事时有生活气息。
一些个日常,诸如兄弟热情寒暄的时刻,会分分钟幻视现下春节老友聚会。
从大制作应该有的恢宏刺激到小细节应该照顾到的的代入感,伴随熟悉的《世间始终你好》,勾起情怀,又刷新认知,这版射雕把热闹翻腾的景象发挥到极致了。
「浪漫」
“靖蓉筝”三个人三种浪漫,《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将江湖儿女的情义凝练出爱与尊重的底色。
靖蓉故事线:浪漫是终日的寻找,浪漫是悄然追随,是用“避雷针”连线成功的双向奔赴,是互相引领和携手蜕变,是强敌当前的对视和一路向阳的背影。
“我会一直保护你!”
“我记心上了。”
郭靖爱黄蓉,缘由向来人皆理解,他是爱她这个人也是爱她代表的自由。黄蓉爱郭靖,这版射雕也是难得没有什么疑问,她是碰到了能在陌生环境中找到生存方式的人,很欣赏之余,可以发自内心相信他的承诺,情起情衷的说服力都挺强。
蓉筝故事线:浪漫是危险中出现的援手,浪漫是对决时超越输赢的心软,是微妙的在意,是不由自主的动容。
“带我去你们草原看看吧!”
“带我去你们中原看看吧!”
黄蓉和华筝,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不能简单粗暴用“情敌”来定义关系。两人以善意营救结缘,有同生共死的经历。所起冲突就好比泡沫,有美感易戳破,更像一种羁绊催化剂。
筝靖故事线:浪漫是单箭头的遗憾美学,浪漫是争取过后不强迫不纠缠的自重,是在马上不舍回头,是能留下的被照亮过的记忆。
“去了趟中原你就知道什么是喜欢了?”
“嗯!”
华筝的存在虽然还是有衬托郭靖的实诚坚定,但这版并不是工具人,她的性格和心境都做了立体刻画,草原公主自此要留存观众脑海了。
常规视角下,凡三人情感关系必有狗血,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输出的是浪漫。并非完全乌托邦式的,是身处世俗沾染尘埃犹显得珍贵的美好。
「兴奋」
兴起即情绪激动,奋起即精神振作。《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基于郭靖的成长铺展并深入侠文化和大义内核,很明显能直击观众的兴奋点。
金庸创作《射雕英雄传》于1957至1959年,借由郭靖的选择实则也是在把身份认同从书里带至书外。
“就算我有蒙古名字,我也不会忘记我的本名叫郭靖。”
受到李萍的教育影响,虽然郭靖在草原长大,且受到器重,但他未被“同化”,去中原不单单知道了什么是喜欢,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故土根源的情感和责任感。
“靖哥哥,我带你去一个地方,那里没有战争,没有死伤,一年四季都有桃花。”郭靖也不是不爱平和安逸的日子,但他和黄蓉还是压制住对岁月静好的天性向往,最终选择坚守边关。
这就是「侠之大者」对大义的一片丹心。
不只是靖蓉,不只是舍身断绝郭靖后顾之忧的李萍,看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会清晰感知到“侠”并非单指具体几个有姓名的角色,是概指每个热血有良知的人,不论负重前行或者轻装上阵,不分武功高低甚至有无。
电影中,在生死对决中还是去托举救下两个坠落小兵的郭靖,对大汗讲了这样一段话,“您的勇武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真正的英雄不是南征北伐,而是忧国忧民,永怀怜悯之心。”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电影之大者,有温度有格局。
提到武侠片,似乎有一刻板印象是只会一味打打打,但《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明确传达内核,真正的侠义是止戈为武,整个格局远超一般的爽片。
动作招数扬于外,灵魂蕴含于内,这部热闹的、浪漫的、让人开心尽兴的同时精神也为之一振的武侠片,可以说合家皆宜。
做过英雄梦的爸、青春回忆里武侠占有一席之地的妈和乐于接触国学文化的她或他……都会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找到击中自己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