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千呼万唤的赵本山终于再次和观众见面了,不过不是在春晚,而是在《鹊刀门传奇2》里,以情景喜剧而不是小品的形式,陪伴着如今的观众,将紧跟时事、贴近生活的包袱和笑点抖落在40集长剧中,大家终于可以不用在往年春晚里去重温那些记忆里的经典段子,而是可以好好坐下来,不紧不慢地在新剧中寻找新的笑点。

时代在变,审美在变,当脱口秀等喜剧形式取代相声小品,成为当代年轻人新的欢乐源泉时,赵本山也并没有停留在过去,而是积极拥抱变化,将东北喜剧以另一种形式发扬光大,让“小品”在“网剧”里重生,映射时事,讽喻当今,嬉笑怒骂,经典喜剧模式结合潮流网梗,创新不忘本。

早在2023年暑假,《鹊刀门传奇》第一季开画,暌违已久的赵本山就给了观众一个惊喜,以东北二人转的腔调划开武侠世界的金漆表皮,开创“鹊刀门宇宙”,将江湖化作一面哈哈镜,映照出当代社会的众生相,在荒诞中成就了一场对传统武侠叙事的解构狂欢,豆瓣8分以上的评价,也验证了其宝刀未老,《鹊刀门传奇2》开播当天腾讯站内热度就突破2万。


回顾前作,讲述的是辽东乱世,东厂曹公公与倭寇勾结,意欲谋反,并派人监视整个武林,身为鹊刀门掌门的西门长海为了剿灭倭寇查出汉奸,找来自己的孪生兄弟西门长在冒充自己掩人耳目,自己则暗中调查,一个武林大侠和一个普通厨子身份错位,闹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第一季以曹公公的阴谋失败、鹊刀门在辽东地区名声大噪,辽东武林重归平静为结局,但是对于西门长海的的去向没有给出明确交代,《鹊刀门传奇2》今年春节再次回归,延续了东北喜剧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幽默基调,陪伴观众过春节。

主笔/ 木宇

文章架构师/ 枫叶

出品/ 飞娱财经


制作再升级,以东北轻喜剧戏说武林

《鹊刀门传奇2》不仅仅有老阵容的“鹊刀门家族”成员,西门长海与西门长在两兄弟继续“拌嘴”不断,西门柔、赵德柱、公孙丽蓉、高大毛等熟悉角色悉数回归,还增加了新的阵容,包括“灭负教教主”司马苏苏(马苏饰)和江湖“盗圣”楚留波、潘高枝等主要角色,在剧情的切入点上,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剧情视角也有了扩展,不再局限于鹊刀门的小院,而是将目光放宽至整个辽东江湖,形成了以恩怨交错的武林和琐事交织的日常两条线索。


此外,本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打戏,第一集就以西门长海与倭寇的对决为开场,这场水面的对决戏份尽管只有几分钟,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拍了长达一周的时间,全程干净利索,没有慢动作,另一场有看点的打戏则是杀手围攻鹊刀门时,鹊刀门全员迎战,从西门长海、公孙丽蓉到绝绝子,再到小一辈的姜玉郎等,可以看出,剧中的每一场打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无论是第一季还是第二季,《鹊刀门传奇》都是借助传统武侠背景框架,以小人物乱入重构叙事,以戏谑消解严肃,打造一种反差式的喜剧效果,“鹊刀门宇宙”的成功离不开两大核心——“解构”“当代性”

比如背景是宏大的江湖武林,但故事却全是市井小民的家长里短,鹊刀门就像一个开辟出来的平行空间,无论在外面传说得多么厉害的人物,一旦走进这里,就会露出最荒诞不经的一面,它以一个解构的视角,重新解读了中国人心中的武侠世界。赵德柱的"摇花手剑气"源自广场舞招式,郝盟的"梯云纵"实为美团骑手的送餐步法,看似高高在上的武林秘籍不过来自日常生活的灵机一动,在“世界不过是个草台班子”的叙事语境下,《鹊刀门传奇》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来解构当下。

至于“当代性”则是打破次元壁的重要利器,作为在腾讯视频板凳单元播出的网剧,要符合如今年轻人的习惯,网感必不可少。第一季里,东厂举办“大侠请就位” 选秀,资本主导、暗箱操作,都是呼应热点;正在热播的第二季,绝绝子被骗到麻国,麻国买卖人口等剧情,也是紧跟时事。

《鹊刀门传奇》系列作品能够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内核深刻,从电视剧一开始,剑客西门长海与厨子西门长在就互换身份,西门长在代替长海当掌门,坐镇鹊刀门,西门长海则在暗中铲除倭寇,维护百姓平安,这也印证了剧中所提到的侠义精神,不过《鹊刀门传奇2》探讨的并不仅仅限于江湖纷争、侠义精神麻,也反映了家庭与友情的主题,郝盟师兄弟三人、公孙丽蓉、绝绝子等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在一场场幽默的冲突中不断升华,无论是欢笑中的打闹,还是面对困境时的团结,都让观众看到了更温情的画面。


经典的喜剧总能做到彼此呼应,在《鹊刀门传奇》系列作品不难看到过往经典情境喜剧的创作路径,虽然时代在变,审美在变,但是人们对于喜剧的需求没有改变,“鹊刀门宇宙”在朴素的文化传统中,融入新的当代叙事,制造出一种既熟悉又有新意的感觉,让观众在观看时猝不及防却又会心一笑。


喜剧最要紧的就是“好笑”

抛开创作上那些艰深晦涩的专业语境,作为与大众最为亲密的一种戏剧类型,喜剧最要紧的还是“好笑”,做不到这点,无论有多么深刻的内涵,都只能算是不及格,在赵本山的“鹊刀门”里,“好笑”从来都不是问题。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密集的笑点和包袱,都是鹊刀门剧集创作中最突出的一点,这显然延续了赵氏喜剧的最大风格——小品是让人快乐而不是教育人的。

有的笑点就是纯粹让人快乐的,从第一季里的“掉凳儿”到第二季里的“曹公公没有儿子”,这些包袱在鹊刀门故事里并不少见,在赵氏恰到好处的自然表演下,都能戳中观众的笑点,有些甚至堪称神来之笔,比如《鹊刀门传奇2》第二集,公孙丽蓉给西门长海创作的《爱海海》一出声,观众在弹幕里用“哈哈哈哈”表达了喜爱。


这也是赵本山和周星驰的共同之处,他们总能创造出一些无厘头事件,这些剧情可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故事发展,但是这些情节最主要的作用还是承担了作品里的笑点,是一部优秀的喜剧必不可少的内容,优秀的创作者还能用这些笑点和观众达成默契,当作品给出一个包袱是,观众立马就能会意这个包袱的用意,赵本山和周星驰皆是这样会的创作者。

并且他们的包袱能让人笑得没有包袱,究其原因,就是足够“市井”对权威的祛魅,对严肃的解构,才是让观众“松快”的秘诀,也是构成喜剧张力的法宝。在这方面,东北喜剧具备也天然优势,足够贴近生活,足够接地气。

鹊刀门里的人物都带有典型的东北性格,很多包袱也都通过东北贫嘴话抖出来,比如“你真是把笋放在车上,推笋(忒损)了你”,还有“抄盘腰花给你补补”暗示绝绝子“缅北嘎腰子体验官”,甚至武打动作也很东北,西门长在踩腌菜缸当滑板,公孙丽荣用“擀面杖剑法”暴打绝绝子,倭寇女忍者被《爱海海》震到跳广场舞。


当倭寇都被逼着操着铁岭口音流利地说出“你瘪跟我俩扯犊子”时,传统武侠的肃穆感瞬间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市井智慧的生命力,在俚语与黑话的交织中,武侠叙事摆脱了既定框架,长出了全新的生命力。东北喜剧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可以把天下大事,都变成街坊邻居之间的扯皮小事,将武林传说变成东北往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北喜剧自带的松弛感下,很多严肃的社会热点在被带出时,不会给观众扑面而来的压力,它以一种独特的诙谐和幽默,举重若轻绕过了正面批判,在欢声笑语中给观众留下品味的空间。

不给出答案,不教育观众,但也不停留在浮皮潦草的插科打诨上,一切都是浮世绘,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但最要紧的还是——好笑


赵本山让“小品”在网剧里重生

每年春节,赵本山都要被网友呼唤一遍,距离他上次登台春晚表演小品,已经过去了14年,这些年间,虽然有开心麻花等后起之秀,但始终无人再达到他当年的影响力和地位,赵本山依然是无数观众心里的“白月光”和“意难平”。


失去赵本山小品的这些年,大家都在怀念他,但无人指责他的悄然离去,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人能扭转潮水的方向,在短视频塑造的碎片化时代,包含东北小品在内的所有传统喜剧都在面临创作困境,从社会结构到人际关系到文化语境,整个社会都在经历剧变,没有什么主流风格能一统天下,也没有一个包袱能戳中所有人的笑点。

虽然时代前行没有具体方向,但总是有迹可循,洞察趋势,捕捉情绪,内容创作者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鹊刀门传奇》系列的归来,可以说就是赵氏喜剧的一次成功创新突破,它将东北喜剧小品融入武侠长剧,让二人转节奏融入门派斗争,在古代与现代之间、在江湖与市井之间、在严肃与荒诞之间,以各种双重变奏打造喜剧张力时,也构建出独特的审美范式。

难得的是,它并非是对“霸道总裁爱上我”式网文快餐文化的效仿与追逐,而是深深植根于东北的文化土壤里,将视角投向现代都市社会,通过“鹊刀门宇宙”,在虚实之间开辟了第三条路,用武侠的壳装下了时代的核,既保留了东北喜剧传统,又折射了当代人面临的困境,最终归于一种荒诞之下,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人性不变,荒诞都是永恒存在的本质。

东北“文艺复兴”,不仅有《漫长的季节》这样的时代悲歌,也有《鹊刀门传奇》这样的武林喜剧。在那个娱乐方式较为单一的年代,赵本山的小品在电视上反反复复的播出,陪伴了几代人过春节,有一些小品的情节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如今赵本山携作品重新回归到春节,让网友感慨“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作为一部老少皆宜、温馨欢乐的阖家欢喜剧,《鹊刀门传奇2》能让观众在春节期间笑出来,就已经成功了。

♡ 「飞娱财经」用心出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