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陕南安康东编组三场,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工务段安康东线路车间职工组织10台精磨机一字排开,开始了当日的线路维修任务。
17时52分,随着“73426”号天窗命令的下达,刺耳的机器轰鸣声和钢轨打磨声响彻天际,砂轮与钢轨间溅起一串串灼目的火花,安康东站钢轨打磨施工作业正式拉开序幕。
“大家要提起精神,编组站车辆多,每处都不容马虎。”安康东站线路维修一工区工长冯尚安反复提醒着大家。
安康东站编组场地处陕西南部,西康、襄渝、阳安三线交会之处,也是国家包柳与汉蓉两大通道的交汇处,是连接西北、西南、华中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是进出大西南的门户。春运期间铁路客流量大幅增长,列车运行密度增大。为确保春运期间列车运行安全,安康工务段集中大量打磨机对钢轨、道岔岔心等重点处所进行打磨。
钢轨在高密度列车频繁碾压下,会产生一种垂直作用力,这种垂直作用力会导致钢轨产生各类波纹、斑点,列车运行不太平顺稳畅,旅客乘坐列车时就会感觉颠簸,影响乘车的舒适度体验。对钢轨进行打磨就好比给钢轨磨皮,让线路更平滑,旅客乘车更舒适,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钢轨整形师”。
“钢轨的形状并不规则,每打磨一个来回,就要调节一次打磨机的角度。调节幅度仅有2度,一处钢轨打磨至少需要调节16次,如果单台机器打磨则要乘以4。”冯尚安说道。
陈亚斌跟在打磨机的后面,不时蹲下查看打磨的效果,整体打磨后他还要用廓形仪检测打磨区段的多个点,确保打磨后的钢轨廓形与设计标准误差控制在0.2mm。
天气虽然寒冷,但各组队员的干劲却十足。虽然只有200米左右的作业范围,但为了达到高铁钢轨打磨验收标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工作量调查,还是作业及验收,大家都在精耕细作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
“要想彻底消除钢轨表面细微的擦痕,“火眼金睛”和“铁砂掌”缺一不可,哪怕只有0.1毫米的伤痕,也要认真对待。1毫米,咱们除了用直尺,还要匐下身子,上手反复摸,心态要像哄孩子一样。”陈亚斌说道。
紧张的90分钟过去,每个人身上都沾满了油污、土灰、铁屑,但工作并没有结束,为完成整个廓形打磨,每打磨一遍,施工人员都要往返多次对打磨精度进行精准测量判断。
机声轰鸣,钢花飞舞,钢轨打磨还在持续……
(陈星衡 张霖 张永志)
责任编辑:刘旸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