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大学毕业却仍然不愿意面临现实,他们经常会把我还是个宝宝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学生,你非常能理解这样的心态,对于对社会没有任何概念的孩子们来说,未来的一切确实是带着一丝恐惧的未知。

就像人生中一件很基本的大事,谈婚论嫁也是不少大学生从来没有为自己考虑过的事情。可是父母们却先着急了,放个寒假恰巧是相亲的最佳时机。



班主任变“相亲对象”,毕业生崩溃了,家长:挺好,有感情基础!

以前的大学生,真的给人一种成熟感,而现在,大学生却越来越清澈单纯,很多孩子也是从小习惯了听从父母的安排,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就连人生幸福这样的事情父母也要强势地帮他们去操办。

就像最近放寒假,大学生们回家之后,有些人竟然就被父母强行拉着去相亲了,认为大学期间学习和相亲两手抓并没有什么过分之处。但是大学生们对遇到的相亲对象毫无预料。就连在相亲时,一个大学生遇到了曾经的中学班主任这样的事都发生了。



遇到了一个男老师,刚开始看着就觉得很眼熟,再定睛一看,好家伙,这不是自己中学时期的班主任吗?那一刻,毕业生觉得天塌了,而曾经的班主任脸上也是带着一丝无语,两个人应该都是受家长相逼。

看这个感觉还有一丝丝尴尬,可能两个人都挺不愿意见到对方的吧?那在一起能聊什么?难道是谈过往的师生情吗?可能老师一下想到这位同学当时没交自己的作业或者上课讲话,还气不打一处来了。



而家长们却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有人说这样好啊,你是学生,他是老师,以后孩子不用操心了,有人表示你们俩至少有三年的感情基础,这不是好事儿吗?感觉家长们已经为了自家大学生的幸福而不顾一切了。



但是这却让大学生产生了一种应激的状态,大家纷纷表示难怪。师生之间除了纯粹的感情之外,不应该有别的情谊。不然就太奇怪了。这想想就觉得很好笑,一旦自己曾经的同学收到两人结婚的请帖,脸上得是什么样的表情?



家长的用力过猛,有的时候只会让大学生更加退缩

其实面对大学生,我们首先就要理解他们的这种恐惧心态。因为这是人之常情,家长们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无论是在就业还是在以后的生活幸福方面,可是一定要注意,如果大学生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不喜欢,很抗拒,那就不该再继续了,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不少大学生都表示确实接受不了家长的一些观念,如果跟自己以前的班主任在一起的话,感觉可以直接上升到伦理层面,还有人说两年前这个老师在高中课堂上就看着你在上课打盹儿睡觉呢。而两年后他要抱着你睡觉,想想就觉得难以承受。



如果从年轻人角度来看,其实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家长们如果真想处理的话,第一时间考虑的其实应该是如何帮助大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给他们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毕竟工作之后,一个大学生他才有资格谈论这些,并且他也更有底气,而不是像学生时代一切都是被动的。

换位思考一下,家长觉得这样的生活能够幸福吗?况且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结婚越来越晚是一种常态,也是当下社会发展给毕业生们带来的一种必然的变化。我们要给他们时间成长,至少让他们在内心实现独立之后再去考虑其他层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